2025年7月15日下午,骄阳似火,温州大学“知语识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苍南)实践队不畏酷暑,来到苍南县项东村文化礼堂,为村里的老年人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普通话推广活动。数字成语送吉祥推普活动在“数字送福”中拉开序幕。“爷爷奶奶,咱们选个喜欢的数字,用它组成一个表示吉祥的成语,好不好?”一位老人笑眯眯地选了“8”,队员立刻接过话头:“‘8’是‘八方来财’,好兆头!”通过精心准备的PPT,队员依次展示了包含数字元素“...
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进乡村振兴事业发展,2025年7月15日上午,温州大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苍南)实践队来到苍南县钱库镇项东村开展普通话宣传活动。榕树下启航为确保宣传效果,在正式出发前,队员们齐聚大榕树下,开展了一场深入的集体研读。宣传手册围绕“政策法规”“数字资源”等多个板块,全面展现了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坚定决心与有力举措。在研讨过程中,队员们不仅感受到了推广普通话的时代意义,也更加坚定了深入田间地头、...
2025年7月13日,温州大学“知语识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苍南)实践队来到苍南县蛮话文化研究发展中心,对《蛮话童谣》编者王斌、蛮话发音人方伟群、章小和进行了采访。苍南县蛮话文化研究发展中心坐落于绿意盎然的公园之中,自然景观与古朴建筑相得益彰,营造出宁静雅致的氛围。身为苏渊雷纪念馆馆长的王斌老师热情接待了实践队队员们,并带领队员们参观了位于蛮话文化研究发展中心旁的苏渊雷纪念馆。“苏渊雷是诗人、战士,也是学者。...
2025年7月14日,温州大学“知语识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瑞安)实践队携手宁波大学商学院、医学部的师生代表,走进瑞安东源村,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活字印刷术为实践载体,在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共同感受汉字文化的深厚底蕴。校际联动,体验“活字”魅力 在中国木活字印刷展示馆内,甬温高校学子以木活字为媒,共同印制了由队名“知语识文”衍生创作的原创口号——“知民声,语同音,识古韵,文焕新”...
白面粉,做索面。索面白,送嘞嵌伯伯。索面长,送嘞嵌阿娘。索面细,送嘞嵌邻舍。索面汤,分嘞嵌大家。索面香,阿爷吃爻还爱添。——《送索面》(瑞安童谣) “东源村是否有口口相传的民谣?”“村里的年轻一代是否还会传唱这些民谣?”“老一辈人会用普通话将其念出来吗?”……7月12日,温州大学“知语识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瑞安)实践队穿梭于村落与文化馆间,与村民、工作人员就有关瑞安方言童谣流传情况进行交流,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2025年7月,温州大学“知语识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瑞安)实践队积极响应教育部“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号召,深入平阳坑镇东源村、南山村和平阳坑村,围绕普通话使用情况与语言文字景观建设开展调研工作,旨在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夯实语言文字基础。图1 “知语识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瑞安)实践队集体合照三代同声话推普在普通话使用情况的调研中,实践队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
2025年7月12日,为响应教育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和国家语委联合印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实施方案》,温州大学“知语识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瑞安)实践队围绕东源村、南山村和平阳坑村,开展乡村语言文字景观专项调研活动,旨在了解当地语言景观建设现状和村民对语言景观的态度,以期为当地语言景观建设与科学治理提出建议,为繁荣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实践队队员们行走在街巷村落中进行调研,...
“新时代新征程,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2025年7月10日,温州大学“知语识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瑞安)实践队深入踏访平阳坑镇东源村,响应时代感召,从“家训—党建—民情”三维度深耕文明沃土,扎根实践,做有家国情怀的温大学子。活字藏训传家音,立身溯源话文明“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
“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习近平2025年7月9日,台风过境后的东源村空气清新,青石板上仍泛着水光。温州大学“知语识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瑞安)实践队走进东源木活字印刷展示馆,在油墨与宣纸的碰撞中读懂“墨”的深意,学习、传承并推广木活字印刷术。阵阵墨香染古今在讲解员潘昱丞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深入走近这项古老技艺的前世今生。透过环状排列的印刷方法,...
2025年7月9日下午1点,温州大学“知语识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苍南)实践队在苍南县第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会客室采访了钱库镇第二小学的音乐老师郑莉莉。在这场长达两个小时的访谈中,郑老师生动地向实践队队员们讲述了她与蛮话童谣的精彩故事,引领大家一同回到那段被童谣旋律浸润的美好时光。一首毕业歌,点燃创作火花因女儿小学毕业时学校的“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郑莉莉老师将诗歌朗诵打造为一个融诗意、音乐感与画面感一体的节目。...
“希望大家立志高远、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往前走,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成就有价值的人生。”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深刻诠释了坚守与深耕的价值。2025年7月8日,“知语识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瑞安)实践队,带着对传统文化的敬意,专访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活字印刷术”省级传承人吴魁兆老师,亲身体验这份跨越半个世纪的坚守,感受传承人的技艺与匠心。刀锋刻岁月,活字载族魂带着精心准备的问题,...
“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重返东源,心系乡音“知语识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瑞安)实践队再次踏上东源村的土地。瑞安市旅游协会会长陈安娜和实践队队员围坐一堂,深入交流,熟悉的村舍、亲切的乡音,仿佛时间也为这份重逢放缓了脚步。每一次重返,都是为了更深入的倾听乡亲们的声音,更清晰的触摸语言的温度,...
三载春秋,薪火再燃。怀揣着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力乡村振兴的初心使命,“知语识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实践队再次整装集结,于2025年7月6日在温州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举行出征仪式。实践队指导老师陈源源、骆锤炼、李惠超、冯晓燕,以及全体实践队员精神饱满,整齐列队。此次活动不仅标志着实践活动的正式启动,更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与期盼。【合照图】陈源源老师发表动员讲话,她简要强调了纪律、安全与团结的重要性,...
2025年6月,我院如期开展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课,全院22、23、24级同学积极参加、认真聆听。在就业主题课程中,聚焦“2025年大学生就业解读”,郝健旭老师、刘恭宇老师、王佳慧老师纷纷结合当下就业市场动态,剖析文科类专业就业趋势,从求职准备、就业流程、就业调查、就业安全等方面,为同学们拆解就业难题,引导大家提前布局,以积极、向上的姿态应对就业。在“厚植绿色底色,建设美丽中国”课程中,郝健旭老师围绕“...
2025年6月21日下午,历史系在人文学院409教室召开21级本科毕业生座谈会暨培养方案修订学生座谈会。历史学专业负责人郑春生老师、人文学院副院长陈鸿超老师、人文学院学术副院长兼历史系副系主任王鹏老师、历史系系主任王印老师与即将毕业的21级学生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座谈会上,同学们结合四年的学习和生活体验,从多个维度提出了具体建议。各位老师认真听取,做好记录,表示将充分吸纳建议,...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版权所有 © 2017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