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人文学院 时间:2025-07-15 阅读次数:次
2025年7月14日,温州大学“知语识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瑞安)实践队携手宁波大学商学院、医学部的师生代表,走进瑞安东源村,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活字印刷术为实践载体,在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共同感受汉字文化的深厚底蕴。
校际联动,体验“活字”魅力
在中国木活字印刷展示馆内,甬温高校学子以木活字为媒,共同印制了由队名“知语识文”衍生创作的原创口号——“知民声,语同音,识古韵,文焕新”。该口号不仅彰显了甬温高校学子深入基层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初心,也表达了在守护古韵中助力语言文字创新发展的实践愿景。此次校际联合活动,不仅深化了甬温高校学子对“活字”魅力的体悟,也为他们未来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注入了全新生命力。
人文学院陈源源院长率队赴瑞安平阳坑镇东源村
嘱托实践队队员肩负使命,做新时代“挑担人”
在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陈源源教授的带领下,夏雨禾教授、学生科刘炳林科长、李惠超博士等一行人来到瑞安平阳坑镇东源村东源木活字展示馆,为实践队队员们送上慰问品。这份关怀让实践队队员们倍感温暖,深受鼓舞,进一步激发了大家投身实践的热情。
夏雨禾教授结合东源木活字印刷术的传承历史,将其形容为“挑在担子上的文化”,鼓励实践队队员们要肩负起新时代挑担人的职责,守护千年技艺,活化文化传承。他还分享了自己的参观体会:“我们现在是横着从左到右看书,古时候是纵向从上到下一列一列看书,这都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息息相关。形式虽变,但不变的是对知识的渴求,是文字承载思想、沟通古今的力量。”
陈源源院长作了总结讲话,希望实践队队员们从青年视角出发,利用好身边的新媒体工具,记录并传播非遗魅力,让包括木活字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征程中,持续绽放时代光彩,在展现乡村活力的同时助力振兴。
此次甬温高校学子联袂探访东源村,不仅是对国家级非遗木活字印刷术的深度体验,更是一堂深刻的文化传承实践课。甬温高校学子深切体会到了非遗技艺的精湛厚重,更明晰了自身作为新时代文化“挑担者”的使命。当墨香活字遇上青春力量,非遗的种子已在沃土上孕育新芽。甬温高校学子将继续在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千年“活”字,赓续生香。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知语识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瑞安)实践队
2025年7月14日
下一篇:
“知语识文”实践队|童谣助力推普行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版权所有 © 2017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