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人文学院 时间:2025-07-17 阅读次数:次
2025年7月15日下午,骄阳似火,温州大学“知语识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苍南)实践队不畏酷暑,来到苍南县项东村文化礼堂,为村里的老年人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普通话推广活动。
数字成语送吉祥
推普活动在“数字送福”中拉开序幕。“爷爷奶奶,咱们选个喜欢的数字,用它组成一个表示吉祥的成语,好不好?”一位老人笑眯眯地选了“8”,队员立刻接过话头:“‘8’是‘八方来财’,好兆头!”通过精心准备的PPT,队员依次展示了包含数字元素“一”到“十”的吉祥成语。数字与成语的巧妙结合,让发音练习变得有趣起来。当“八方来财”的祝福脱口而出,当“十全十美”的盼望被反复诵读,原本让老年人觉得生疏的普通话逐渐变得亲切起来,成为了传递美好寓意的纽带。
图一:教老人说吉祥祝福语
情景对话练实用
在第二个环节中,队员模拟医院就诊场景,手把手教老人们就医用语。“爷爷奶奶,咱们先来学怎么挂号好吗?”老人们乐呵呵地跟着重复:“你好,请问在哪里挂号?”当教学到如何描述病情时,一位奶奶感慨道:“我们都不敢一个人去大医院,不会普通话根本看不了病。”这句话引起在场老人们的共鸣。队员立即表示:“那咱们今天就好好练!”于是,老人们的声音渐渐洪亮起来,从生涩到流畅,仿佛每多说一句,就多了一份底气,而这份看得见、用得上的获得感,正是语言文字推广最实在的意义。
图二:教老人看病用语
诗词声声传古韵
推普活动在浓浓的文化氛围中迎来高潮。队员特意选取了项东村武状元项桂发所作的《南雁荡诗》作为教学素材,将普通话推广与当地文化传承巧妙融合。“这句‘树色逢迎如有约’,”队员解释道,“就是说路边的树木都在欢迎我们。”老人们跟随着队员的教导,将武状元的诗句一字一句念出,朗朗的诵读声在文化礼堂内回荡。推普的意义,或许就藏在这代代相传的文化温度里。
图三:老人们跟读古诗
此次推普活动,不仅是一次语言的传递,更是一场情感的共鸣与文化的交融。队员们通过数字成语、生活场景、诗词文化这三个生动的小课堂,让普通话的种子在老人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在这条充满温度的推普之路上,“知语识文”实践队与苍南的老人们共同书写着普通话的力量,让传统文化在乡土中生生不息,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图四:实践队与老人合照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知语识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苍南)暑期社会实践队
2025年7月16日
上一篇: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版权所有 © 2017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