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温籍作家会客厅第八期&第九期|朱锦绣《生命的礼物》与王永胜《口吃简史》新书分享会

作者:    来源:人文学院    时间:2025-11-19   阅读次数:

2025年11月18日晚,温州大学第二十三届文学周第二场活动“温籍作家会客厅新书分享会”在育英图书馆明心阁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人文学院中文系副主任李广旭主持并致辞,特邀纯真年代书吧创始人朱锦绣、温籍作家王永胜担任主讲嘉宾,温州大学图书馆馆长、人文学院院长孙良好与温州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周志峰出席。

78D6E

活动伊始,现场举行了新书捐赠仪式。朱锦绣女士捐赠《生命的礼物》,王永胜先生捐赠《口吃简史》《屠龙简史》,师生代表共同参与这场兼具文学温度与生命深度的交流。

分享伊始,朱锦绣直言新书《生命的礼物》对她而言的意义:致敬25年的纯真岁月——求学路上,她从“旁听生”起步,凭借不懈努力考入理想院校,并在大学里遇见了相伴一生的爱人;失意时,诗人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诗句为她带来慰藉。她也毫不回避地分享生活中的平凡点滴,以及曾徘徊于生死边缘的经历,也正是这段刻骨铭心的感悟,成为了她创办“纯真年代书吧”的缘由。

“我想打造一个不一样的空间,不是喧嚣的酒吧,也不是严肃的图书馆。”朱锦绣表示,书吧的初心在于构建“第三种空间”,让文化更易被亲近、被理解。尽管创业初期面临“无健康、无资金、无经验”的“三无”困境,她仍以“物质社会,我们仍向往纯真年代”为理念坚持经营。书吧不仅收录了40位文学家的故事,而且常态化开展诗歌朗诵、读书会等文学活动。余华、莫言、余秋雨、郑愁予等知名作家也持续关注书吧发展。

“身体真的是革命的本钱。”朱锦绣在分享中多次感慨健康的重要性,而她与书吧“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沙龙成为一种生活品质”的文化理想从未改变。在分享结束之际,她鼓励在场青年:“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找到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500B4

“我成为口吃患者,源于一次无知的恶作剧。”王永胜分享道,年少时因模仿、嘲笑邻村口吃孩童,自己竟陷入同样困境,自卑长期萦绕心头。这段从“嘲笑者”到“亲历者”的转变,也成为他后来超越自卑的起点。

谈及写作原点,王永胜提到自己曾用18年思考“怎样的散文才算好散文”:“第一反应是‘真诚’,可怎样才算真诚?后来我明白,要从自己最真实的经历出发。”他认为好散文的第二要素是“写长”,需沉下心挖掘细节。在《口吃简史》中,他便以自身经历为核心,探讨“模仿与嘲笑”背后的“罪与罚”,以及自我救赎中的“拯救与逍遥”。

他还分享了口吃康复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与父亲和解,理解“赌博是父亲的摇滚”,解开心理症结;第二层是退出职场成为自由撰稿人,摆脱人际交往的压力;第三层是通过阅读与写作,找到安身立命的方式。在创作中,他还有两个意外发现:一是德摩斯梯尼也许并非口吃患者,他为此亲自试验验证;二是俄罗斯白银时代诗人曼德尔施塔姆也是口吃者。

“我写《口吃简史》,就是从个体经验出发——每个人的经历都是宝贵且独一无二的。”王永胜将“简史”二字解释为“一种轻松的随笔方式”,希望读者在故事里看见自己的同时,能够获得类似的力量。

497A2

互动环节,学生们围绕“如何平衡热爱与现实”“个体经历转化为写作素材的技巧”等问题积极提问,朱锦绣、王永胜结合自身经历逐一解答,并鼓励:“学习没有功利心,有时候反而是不功利,才走到了你的目的地。”,现场交流氛围热烈。

最后,李广旭老师作总结发言。他提炼两位嘉宾的分享核心:“从个体经历出发,为我们带来了一部部‘生命的简史’”,让大家看到文学如何成为逆境中的光、成长中的桥。

活动尾声,孙良好教授为朱锦绣、王永胜颁发“温籍作家会客厅特邀作家”聘书,全体合影留念。本次分享会在温馨的氛围中落幕,两位嘉宾的人生故事在打动与会师生的同时,也带来了对“热爱”“真诚”与“生命价值”的更深思考。



  • 联系方式

  • 地址: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北校区1号楼人文学院
  • 联系电话:0577-86680856
  • 研究生招生电话:0577-86680841
  • 邮箱地址:rwxy@wzu.edu.cn
  • 人才邮箱:rwxyrc@wzu.edu.cn
  • 意见及建议电话:0577-86680852
  • 意见及建议邮箱:00062002@wzu.edu.cn
  •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人文学院微信公众号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版权所有 © 2017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