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纪录片《李叔同》观影会暨导演黄小裕讲演会

作者:    来源:人文学院    时间:2025-11-19   阅读次数:

百四五载岁月流转,皓月天心未改。正值李叔同诞辰145周年之际,温州大学人文学院举办了系列纪念活动:2025年11月19日,在温州大学人文学院203学术报告厅举办纪录片《李叔同》1-2观影会。次日晚,同地举办纪录片《李叔同》3观影会暨导演黄小裕讲演会。导演黄小裕、温州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孙良好、中文系副主任李广旭、驻校作家东君、广告系蒋述与百余名师生齐聚一堂,共探先生“悲欣交集”的人生际遇。

黄小裕老师首先分享了工作组在纪录片拍摄过程中的匠心,为寻得贴合角色神韵之人,工作组发起“李叔同”全国海选,只为还原先生风骨。其后,她逐一介绍影片中呈现的珍贵史料遗存,向学生展示李叔同更立体真实的一面。她也坦言拍摄过程中遇到的诸多艰辛:前期走访专家学者时遭受质疑,待考据的史料纷繁复杂,如李叔同与三宅克己油画作品的关联,便需细致考证。

在讲演中,黄小裕老师深情追溯弘一大师与温州的深厚情缘。在行脚四方的日子里,弘一法师走过杭州、衢州、嘉兴、上海、绍兴、温州等地数十座大小寺院,其中在温州停驻最久。1921年,他搭乘“海晏轮”赴永嘉庆福寺。为求道业精进,弘一大师数年不语尘嚣,谢绝朋侣,潜心研学。经四载闭关,终成《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这片曾让谢灵运写下“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灵秀之地,因法师的苦修研学,更添南山律宗的庄严光泽。弘一大师与瓯越的情缘不止于此。他在此驻锡修行十二载,视永嘉为“第二故乡”,称庆福寺为“第二常住”。他于瓯越大地编撰佛学著作、勤修书法,将禅心融入笔墨,推动弘体书法渐至成熟。这十二载瓯越记忆,在大师“悲欣交集”的一生中留下浓墨一笔。

31E28

大型纪录片《李叔同》由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和平湖市委宣传部联合摄制,分为《问余何适》《华枝春满》《天心月圆》三集,讲述了李叔同半世繁华半世僧的人生轨迹。李叔同出身津门望族,曾在南洋公学就读,为中西兼通的近代知识分子。随后他留学日本,深耕文艺,成为西乐传入中国、人体模特美术教学及中国话剧的先驱,回国任教后培养诸多艺坛大师。后半生他皈依佛门,闭关苦修赓续律宗,编著佛学典籍,即便尘缘了断,抗战前夕仍编曲唤起民众爱国之心,尽显高尚人格。影片曾获第31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十佳十优作品、第九届丹桂奖最佳系列长片和最佳撰稿奖、2024中国十大年度影响力纪录片提名。


  • 联系方式

  • 地址: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北校区1号楼人文学院
  • 联系电话:0577-86680856
  • 研究生招生电话:0577-86680841
  • 邮箱地址:rwxy@wzu.edu.cn
  • 人才邮箱:rwxyrc@wzu.edu.cn
  • 意见及建议电话:0577-86680852
  • 意见及建议邮箱:00062002@wzu.edu.cn
  •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人文学院微信公众号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版权所有 © 2017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