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人文学院 时间:2025-11-18 阅读次数:次
2025年11月17日18:30,育英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内书香萦绕、文气氤氲,温州大学第七届文学周开幕式暨张翎手稿捐赠仪式在此盛大启幕。温州大学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教师工作部部长吴静,著名海外华文作家张翎,纯真年代书吧女主人朱锦绣,温州大学图书馆馆长、人文学院院长孙良好,人文学院党委书记江秀景,副院长陈源源,党委副书记黄玮,副院长张真,中文系主任鲍良兵,副主任李广旭、王朋飞以及人文学院教师代表和兄弟院校嘉宾,百余名温大师生共同参加这场盛宴。


本次活动由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黄玮主持。温州大学党委委员吴静致辞,她以温州“东南小邹鲁”的文化底蕴为引,肯定了人文学院在永嘉学派研究、文学新人培育等方面的贡献。她高度评价张翎的手稿捐赠为一份“厚重的文化馈赠与精神托付”,并表示学校将做好手稿的典藏与研究,使其转化为滋养学子的精神财富。随后,人文学院党委书记江秀景宣布文学周正式开幕。仪式的核心环节——张翎手稿捐赠,将氛围推向高潮。

捐赠仪式落幕,“罗山讲堂”环节如期开讲。海外华文文学领军者、温大驻校作家张翎以“从书斋到田野:一个作家的写作旅程”为题,为师生带来一场富有启发性的写作分享。
张翎首先回顾自己的阅读历程。从少年时期有限的阅读资源,到在大学时期集中阅读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再到后来将视野拓展至西方经典之外,她指出,“世界上最大的恐惧是变成固态,而阅读使人不断重塑自我。

随后,张翎结合自身经历,阐述田野调查对写作的重要性。听力康复师的工作经历,使她关注到战争与灾难所带来的长期创伤,并启发《归海》的创作。她分享了实用调研方法:充分准备采访、善用参考资料索引、以人物关系表和时间轴梳理逻辑、聚焦故事主线。
最后,张翎朗读了《归海》选段。整场讲座深刻阐释“阅读滋养创作,田野激发灵感”的理念,为师生提供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意义的创作启迪。
沙龙互动中,张翎耐心解答同学们的提问,并鼓励大家从书斋走向田野,书写自己的故事。

文学,是深入生活、安顿心灵的利器。据悉,本届文学周还将推出诗歌朗诵会、文学沙龙等系列活动,并将在育英图书馆展出张翎手稿。这场文学盛宴也让文学星火在学子心中燎原。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版权所有 © 2017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