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一届南戏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温州大学举办,活动由温州大学、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主办,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温州大学浙江传统戏曲研究与传承中心、温州市文化艺术研究院承办,鹿城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永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协办。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70余篇,研讨内容涵盖南戏研究、古代戏曲、曲体曲律、戏曲理论、昆曲传播、近代戏曲、域外戏曲、地方戏以及戏曲学术史等多个领域。来自中国国内及澳大利亚、韩国、...
近日,由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教育和体育局主办、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温州大学)承办、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协办的“浙里阿坝石榴红”学前学普2.0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温州大学举办。来自阿坝州8个县(市)的100名藏族、汉族、羌族、彝族与土家族老师参加学习。“浙里阿坝石榴红”是浙江省为深化对口支援、促进民族团结而打造的特色品牌,旨在推动浙阿两地情感相通、发展相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此次培训充分考虑到民族地区教师的语言特点和实际需求,...
10月22日下午,温州(鹿城)网剧协拍中心在浙江创意园启用,标志着温州影视文化产业迎来了一个汇聚政府、行业、院校三方力量的“一站式”服务新高地,为来温创作的剧组打造一个从灵感迸发到成片落地的“造梦空间”。当前,浙江正全力推动“网文、网剧、网游”新三样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温州,作为浙南影视产业的重要支点,吸引着越来越多剧组的目光。剧组多了,人才聚了,市场渴求专业、高效的协拍服务。温州(鹿城)网剧协拍中心的应运而生,...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林心如)近日,“浙里阿坝石榴红”学前学普2.0教师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在温州大学成功举行,来自四川省阿坝州8个县(市)的100名藏、汉、羌、彝和土家族老师参加学习。 开班启航,以使命凝聚共识 开班仪式在温州大学人文学院203学术报告厅举行。温州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温州大学)主任王舜,四川省阿坝州教育和体育局党委委员、招办主任王树颖,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江秀景、...
书信旧称尺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南北朝时期《昭明文选》已专有“书”一体。书信之美,从鲤素、云锦书、飞奴、代兼金等别称就可见一斑。书信中的敬语、谦称、格式乃至书体证明了华夏礼仪之深厚,那一页页精美的信笺集中体现了物质文明之发达。 作为一种文体,书信的首要特点是实用性,然后逐渐向审美性转化,也表现出著述化倾向。自宋代刊行谢逸的《溪堂师友尺牍》以来,《尺牍清裁》《名公翰藻》之类成为一种选本传统。...
2025年7月,温州大学“知语识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瑞安)实践队积极响应教育部“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号召,深入浙江省瑞安市平阳坑镇东源村、南山村和平阳坑村,围绕普通话使用情况与语言文字景观建设开展调研工作,旨在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夯实语言文字基础。 三代同声话推普在普通话使用情况的调研中,实践队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等多种方式,详细了解了老中青各年龄群体的普通话掌握情况、...
近日,温州大学“知语识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苍南)实践队在温州市苍南县钱库镇项东村开展了针对普通话和方言的问卷调查工作。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村民们的普通话使用习惯,关注当地方言传承现状。调研之路:倾听多元声音在村民的家门前,实践队的队员们访问了一名土生土长的小学生。当被问及蛮话掌握情况时,他腼腆地摇了摇头:“我一点儿方言都不会讲,听也听不懂。”近年来,随着普通话在乡村学校的全面推广,年轻一代在日常交流中更习惯使用普通话,...
2025年盛夏,为响应教育部“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号召,温州大学“知语识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苍南)实践队深入苍南县项东村,针对老年人和儿童两大群体,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普通话推广活动。推普进校园7月11日,实践队来到钱库镇第四小学,与孩子们一同推开了通往汉字世界的知识大门。小小汉字家:筑起畲乡文化小屋301班的课程从一场“让汉字站稳”的探秘开始。“横像小桥横又平,竖像铅笔直又挺。...
以文学之名,相聚美丽浙江。9月22日—25日,“美丽中国国际写作计划”采风活动从义乌商贸城琳琅满目的全球化商品,到畲族山歌的余音绕梁,再到龙泉青瓷与宝剑的东方美学……几日的采风活动中,来自希腊、埃及、土耳其、马来西亚、韩国、尼泊尔、孟加拉等世界各国的作家、学者与中国作家一起,走过浙江的绿水青山与文化古迹。9月25日上午,中外作家齐聚千年通济堰畔,共同展开了一场中外文明的对话,以文学为切口,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和浙江故事。...
【抗战文艺新作·文学】 长篇小说《到中国去》以多线交织的叙事,讲述罗森、理查德医生在德国纳粹的迫害下被中国接纳庇护,并且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投身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革命历程与壮阔人生。小说作者为海外华人作家方丽娜,她在后记《飞扬的浪漫,深沉的蓝眸》中交代了创作这部小说的动因:“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为躲避纳粹迫害而逃往中国,与中国人民并肩抗战、生死相依的人物和传奇故事诉诸笔端。”可见,通过海外友人生平事迹的梳理与手记资料的挖掘,...
■黄家光在2025年推理文学的版图上,新的动态正不断出现。例如,《在场证明:中国悬疑推理作家访谈录》新书分享会,活动吸引了众多推理小说爱好者参与。该书共收录13篇中国当代推理小说家、话剧导演、电影编导等不同领域创作者的访谈文章,试图由此呈现中国当代悬疑推理文化发展的复杂和多元面貌。作为一个地道的舶来品,推理小说在中国已走过逾百年历程。走过这段历程,推理小说收获了众多中国读者的喜爱,与此同时,中国推理小说的发展于热闹之中潜藏危机。...
锺叔河。图源 人物公众号周末,去了趟长沙。好久没有去看锺叔河老先生了,特别他中风后,未能及时探望,总觉得自己不近人情。锺老待我不薄,关照有加。就说最近的两次联系。一是去年8月,他电话我,一口湖南平江话,再加上中风后讲话不利索,我听得很费劲,在保姆小谢的“翻译”下,才明白他的意思,已收到我寄的最新一集《瓯风》,要送我新出版的散文集《暮色中的起飞》。再是今年初,我寄贺年卡给锺老。此时他已二次中风,不能言语,...
近日,在温州大学人文学院202教室里,同学们正在等着刘建国教授走进教室迎接他们精心策划的惊喜。这位同学们口中的“坚果”教授,执教三十九载,他默默耕耘,把青春与爱都给了学生。刘建国,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多次获省、市、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优秀工会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曾连续四次被评为温大“最受学生爱戴的老师”,在这一系列荣誉中他最自豪的,是学生给的荣誉称号。近年来,刘建国先后指导学生获全国“...
6月11日,由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社、温州大学人文学院联合主办的首届“你好青春·华语大学生诗歌大赛”颁奖典礼在温州大学人文学院隆重举行。 本次大赛自2024年10月17日起征稿,2024年12月31日截稿,共收到2200余份有效稿件,经《中国校园文学》编辑部组织专家初筛、初评、终评,共评选出主奖10名,入围奖10名。 温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庄兴忠在致辞中指出,诗歌是人类精神世界里最璀璨的明珠,是穿越时空依然熠熠生辉的文化瑰宝,期盼同学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版权所有 © 2017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