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劳燕分飞犹未远,一枝一叶总关情——记温州大学首届文学周开幕式暨“深阅读”挑战季张翎新作《劳燕》分享会

作者:    来源:    时间:2017-12-12   阅读次数:

        2017年12月11日18:30,我校首届文学周开幕式暨“深阅读”挑战季张翎新作《劳燕》分享会在育英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如期举行。
        本次分享会邀请到了《劳燕》作者、驻校作家张翎女士,文学博士、澳门大学中国历史文化中心副主任朱寿桐教授,文学博士、浙江大学海外华人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金进教授,文学博士、教授,现任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副校长朱文斌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生董琳璐女士作为与会嘉宾。我院院长孙良好主持了本次讲座,现场座无虚席,诸多文学研究者和在校学生聆听了本次分享会。
        文学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好的文学就像一把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启迪思想,温润心灵。张翎女士的作品带着历史的烙印,富于现实的思考,洋溢人文的关怀,可以直击人的心灵,如一曲高山流水,绕梁三日,久久萦绕于心。张翎女士说,这次的分享会是独特的,是将一个关于温州的抗战故事带到它的故土来。这部作品的写就,源于她想写一系列战争题材作品的初衷,结合了中西交互的文化背景,加上实地考察与个人细腻的情感体验,所以在写作过程中留下了弥足深刻的印象。那些抗战年代的故事,震撼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她,有感而发,汇集笔下,才有了有血有肉的阿燕和一章章动人心弦的文篇。
        随后,嘉宾们做了细致而深入的分享发言。朱寿桐教授说道,这部作品写出了在巨大灾难面前符合人性的最直接而深刻的感觉,这是人性的意念,人性的悸动,不能用价值理念去衡量。他认为,张翎女士的作品用人性去拥抱人物,而不对人物的思想情感做出价值的判断,这是最可贵的地方。金进教授则从纯学术的角度,讲到新时期文学的发展过程,“身体与记忆”在作品中的体现以及鬼魂叙述的特色。在创作的特点与技巧方面,朱文斌教授分享说,互文性、多声部是作品中两大突出的特点,这种特点的形成与张翎女士在海外的经历是密切相关的。正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赋予了作品更宏大的意义。董琳璐博士有感而发,她在《劳燕》中看见了家庭叙事角度的突破及特别的“双城记”叙事角度,注意到作品中对异域文化和小人物的命运的关注。文学大咖们畅所欲言,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在座来宾从多角度认识了《劳燕》,认识了张翎。最后是张翎女士与同学们的对话环节,作为本书作者,张翎女士以最易懂的口吻、最真实的感悟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本次分享会在意犹未尽中拉下帷幕。
        好书如好友,予人新思;好书如暖泉,给人滋养。在人生的路途中,停留在名为《劳燕》的驿站,体味张翎女士含情的笔触,感受那一份独具的书韵。愿我们都能从书中汲取养分,腹有芳华,去拥抱诗意的世界。









                                 图/宣传部 文/编辑部
  • 联系方式

  • 地址: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北校区1号楼人文学院
  • 联系电话:0577-86680856
  • 研究生招生电话:0577-86680841
  • 邮箱地址:rwxy@wzu.edu.cn
  • 人才邮箱:rwxyrc@wzu.edu.cn
  • 意见及建议电话:0577-86680852
  • 意见及建议邮箱:00062002@wzu.edu.cn
  •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人文学院微信公众号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版权所有 © 2017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