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中国校园文学:首届“你好青春·华语大学生诗歌大赛”颁奖典礼在温州大学举行

作者:    来源:人文学院    时间:2025-06-16   阅读次数:

6月11日,由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社、温州大学人文学院联合主办的首届“你好青春·华语大学生诗歌大赛”颁奖典礼在温州大学人文学院隆重举行。

本次大赛自2024年10月17日起征稿,2024年12月31日截稿,共收到2200余份有效稿件,经《中国校园文学》编辑部组织专家初筛、初评、终评,共评选出主奖10名,入围奖10名。

温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庄兴忠在致辞中指出,诗歌是人类精神世界里最璀璨的明珠,是穿越时空依然熠熠生辉的文化瑰宝,期盼同学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于文学的沃土上深耕,用诗心感悟万物,以文字书写世界,在成就自我的征途上,不忘肩负的社会责任,将所学所长奉献于国家建设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让青春的诗篇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阔史诗!

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校园文学》主编徐峙认为,举办首届“你好青春・华语大学生诗歌大赛”,就是为了给广大热爱诗歌的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鼓励他们用诗歌记录时代、书写青春,在诗歌创作中增强文化自信。徐峙还表达了对温州大学重视人才、重视文学的赞赏与敬意,同时表示会多举办此类文学活动,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促进校园文学的交流与发展,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文学、热爱文学,投身到文学创作中来。

颁奖典礼上,还进行了《中国校园文学》“未来作家青苗计划实验中心”揭牌仪式,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成为《中国校园文学》“未来作家青苗计划”在浙江的第一个实验中心。

来自四川西昌学院的彝族大学生祁越代表获奖作者发言。他说:“我生长在一个名为乌托尔库的地方,那里基本上都是彝族同胞。我的写作立足于四川大凉山,对彝族传统文化、习俗、谚语、神话、毕摩文化等进行文学铜矿再冶炼、再创造。通过写作,让那些已经不在人间的人能够永远地活着……在文学记忆中永远地活下去。

”颁奖典礼最后,举办了第二届“你好青春・华语大学生诗歌大赛”启动仪式,正式开启了下一场诗意与青春的盛宴。

颁奖典礼结束后,举办了“你好·青春——华语大学生诗歌大赛改稿会”,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副主任梁平,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汪剑钊,鲁奖诗人、《扬子江诗刊》主编胡弦,鲁奖诗人、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委员大解,鲁奖诗人、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李元胜,与获奖大学生诗人、温州大学文学爱好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五位指导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大学生诗人作品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方向。现场气氛热烈融洽,大学生诗人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改稿会由《中国校园文学》副主编王昉主持。










  • 联系方式

  • 地址: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北校区1号楼人文学院
  • 联系电话:0577-86680856
  • 研究生招生电话:0577-86680841
  • 邮箱地址:rwxy@wzu.edu.cn
  • 人才邮箱:rwxyrc@wzu.edu.cn
  • 意见及建议电话:0577-86680852
  • 意见及建议邮箱:00062002@wzu.edu.cn
  •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人文学院微信公众号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版权所有 © 2017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