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人文学院 时间:2025-07-11 阅读次数:次
“新时代新征程,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
2025年7月10日,温州大学“知语识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瑞安)实践队深入踏访平阳坑镇东源村,响应时代感召,从“家训—党建—民情”三维度深耕文明沃土,扎根实践,做有家国情怀的温大学子。
活字藏训传家音,立身溯源话文明
“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实践队员们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来到木活字印刷术省级传承人王法仔的家中,凝视着宗谱间的族史实录,聆听着王氏族人在家训指引下立身正道的故事。“仁慈忠孝,俭素清廉”不仅是东源王氏家族家风祖训的核心要义,更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理念遥相呼应,旨在为青年实践提供源动力。
党建引擎奋进曲,文明新风拂面来
胸戴党徽的实践队党员们主动走进东源村党群服务中心,探究基层治理的生动实例。在鲜红的瓯江红“共享社·幸福里”标语下,队员们观察到角落里摆有一应俱全的便民服务设施,留意到有志愿者党员耐心地为村民解决问题。 此情此景,让队员们深切感受到便民利民的精神文明新风扑面而来。实践队员们沉浸其中,眼前这个高效温情的“红色阵地”,正是党建引领下乡村文明新貌的缩影,也为后续的入乡实践注入了更深思考。
走街串巷问民情,时代变迁绘文明
实践队员们背上行囊,穿行于东源古村的街巷院落,与辛勤劳作的村民、暑期返乡的孩童深入交流。队员们询问并倾听村民们细数生活的点滴变迁,认真记录下大家对村庄发展的建议与心声。从“吃穿不愁”到“讲究品质”,从“老屋旧巷”到“美丽庭院”,队员们用心感受着东源古村在岁月流转中不断提升的“幸福生活变迁指数”。这份由村民亲述的变迁史,成为实践队理解乡村、服务乡村最鲜活的第一手资料,也是助推乡村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原生素材。
东源之行,步履深深。队员们以推普播撒文明,以问情感知变迁,在躬身实践中触摸乡土中国的文明脉动。这份脉动,源于家风的滋养,汇于核心价值的伟力,更在党旗指引下焕发勃勃生机。实践队员们将带着这份体悟,继续做文明乡风的践行者与传播者,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青春力量。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知语识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瑞安)暑期社会实践队
2025年7月10日
上一篇: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版权所有 © 2017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