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张翎和她笔下的女性世界——著名海外华人作家张翎做客我院罗山人文沙龙

作者:图/吴芬芬 文/郝英杰    来源:    时间:2014-12-03   阅读次数:

121晚,我院第11期罗山人文沙龙在育英图书馆B214会议室举行。此次沙龙邀请著名海外华人女作家张翎女士与我院学子进行对话式座谈,共同探讨其笔下的女性世界。我院副院长孙良好教授、写作理论与实践硕士点负责人陈小碧博士以及部分研究生、本科生共襄盛会。

张翎女士是温籍华人代表作家,在圈内被称为‘海外华人作家的三驾马车之一’,其代表作《余震》被冯小刚导演改编为电影《唐山大地震》,因此为更多大陆民众所熟知。”一开场,孙良好副院长向在座学子们简要介绍了张翎老师及其代表作,并对她细腻的文思及其创作经历大加赞赏,肯定了张翎老师的创作成绩和作品的影响力。

座谈会上,张翎老师以《余震》和《阵痛》为例做主题讲演。就文学地位而言,老师认为,文学是人类必不可少的心灵慰藉,它永远不会死亡。即便影视作品于大众的影响力远远大于文学,但文字语言的魅力更能打动人的心灵,因而老师建议学子们仍要多读文本,感受语言的张力。紧接着,老师结合自身的人生经历、创作体会具体分析了在《余震》和《阵痛》小说文本中,女性在战争、灾难面前所呈现的姿态。“在小说家的眼中,乱世时候天很矮,人的生存空间很狭窄,女性的姿势不是站立的,她们可以是爬着的,是蹲着,是匍匐前进着的。而女人是水的姿势,有缝隙就能流淌存活下来,在乱世中、在灾难面前卑微地活着,而这种卑微其实也是一种勇敢。谈及笔下的女性,张翎老师侃侃而谈,妙语连珠,令在座的师生们频频点首回应。

在最后的对话环节,老师就同学们提出的关于作品人物、创作手法、创作构思及影视改编等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 联系方式

  • 地址: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北校区1号楼人文学院
  • 联系电话:0577-86680856
  • 研究生招生电话:0577-86680841
  • 邮箱地址:rwxy@wzu.edu.cn
  • 人才邮箱:rwxyrc@wzu.edu.cn
  • 意见及建议电话:0577-86680852
  • 意见及建议邮箱:00062002@wzu.edu.cn
  •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人文学院微信公众号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版权所有 © 2017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