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山水含清晖——“山水诗与当代诗”诗歌论坛

作者:    来源:    时间:2016-04-26   阅读次数:

2016年4月23日14时,第三届温州塘河文化论坛暨2016首届温州诗会·山水集“山水诗与当代诗”诗歌论坛在育英图书馆二楼多功能厅隆重举行。谢冕、多多、王家新、史春波、西渡等20多位中国四代诗人的代表人物和诗评家、翻译家和来自德国的诗人顾彬、美国的诗人乔治·欧康奈尔,在瓯柑花开的季节,在中国山水诗的故乡温州相会,参加了本次的诗歌论坛。论坛由诗人、诗评家西渡主持。人文学院一大批爱好诗歌的同学纷纷前往,共襄盛会。
诗人多多受邀作第一个发言。多多以自己第一次看到雪山便流下了眼泪为例,表达出了他对于山水的那种终身难忘的感觉。中国的道家文化中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是世界所公认的。虽然多多自己并未写过真正的山水诗,但是他几乎每一首诗中都离不开大自然的意象。多多说:“我们与大自然的关系,不是一种对象的关系,也不是一种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而是一种爱,一种从未想过要离开,以后也一直会在一起,永远不分开的关系”,充分表达出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毫无保留的热爱。多多同时也谈及了现代诗歌与传统诗歌的区别,“语言自动敞开,诗歌自动到来”,现代诗歌的核心就是语言的言说,要不然就还是传统诗歌。
来自德国的诗人顾彬则是指出了我们如今面对的十分严酷的现实,即是在当代环境破坏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我们如今来讨论山水诗这样的一个尴尬的话题。在古代,可以说我们对山水怀着一种宗教感情,尤其是中国诗人对山水有一种超乎一般的,可以说是爱情的感情。这种爱,在当代却变成了一种肆无忌惮的破坏,变成了一种恨。在这样的一种情境中,我们怎么来写山水诗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
接下来,其余的诗人都纷纷发表了精彩的言说,表达自己对于山水诗,对于现代诗歌与传统诗歌等等问题的一些见解和看法。最后孙良好教授作了一个总结发言,希望通过这一次的温州之行,或者在离开温州后,在座的诗人们能够为我们留下一些可以欣赏,可以思考的优秀山水诗篇。同时孙教授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诗是分古今的,山水也有古今之分。古今山水诗各有千秋,但山水却是今不如古。最后讲了自己的诗歌理念,山水还是还是我们心中的诗,好的诗还是我们心中的山水。即使是残山暗水,也还是我们心中的诗。当代山水也可以寄托我们的山水情缘梦,但更多应该写出我们心中的痛。
下午16时30分,诗歌论坛在一片掌声中结束。诗人们还怀着人与自然相互依存情怀,试着像当初谢灵运那样出发,探究几乎已输光了自然的我们,还能创造怎样的山水诗,还能用怎样的山水诗,更让我们领略到了山水诗不一样的魅力。


  • 联系方式

  • 地址: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北校区1号楼人文学院
  • 联系电话:0577-86680856
  • 研究生招生电话:0577-86680841
  • 邮箱地址:rwxy@wzu.edu.cn
  • 人才邮箱:rwxyrc@wzu.edu.cn
  • 意见及建议电话:0577-86680852
  • 意见及建议邮箱:00062002@wzu.edu.cn
  •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人文学院微信公众号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版权所有 © 2017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