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瓯越学术讲座第28期: 汇通中西——文艺美学前沿问题三人谈(第二期)

作者:    来源:人文学院    时间:2019-11-30   阅读次数:

2019年11月29日下午13点30分,我院213会议室举办了主题为“汇通中西——文艺美学前沿问题三人谈”的学术讲座。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建刚、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汤拥华、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妥建清与我院孙良好院长出席了此次活动。活动分两个半场举行,上半场各位老师简要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对西方文论与美学在中国如何与本土传统汇通融合发表了各自见解,下半场侧重于回答老师与同学们的疑问。

讲座开始前,我院院长孙良好分别为三位教授颁发了兼职教授聘书。孙院长表示: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谈必有很好的思想火花,希望在座同学们要有主体意识,带着问题听讲座。讲座主持人阴志科老师简单介绍了本次讲座的形式与目的,之所以采用三人谈的形式,既可以照顾听众,也能深入到学术问题本身,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同学们的参与和融入。

汤拥华教授以“形而上的问题对人的吸引力是如此的真切,我们随时随地可能会出现对理论的怀疑,但我们也随时随地会出现对理论的需要”作为引子,他介绍了自己对理论重要性问题的看法,以及本人在研究过程中对“理论踪迹”的探索。他认为,理论是建立对话的平台,能扩大思考范围,但文学批评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要落实到对生活、艺术真正的感动之上。

杨建刚教授先介绍了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和形式主义关系史的研究,从学术史维度研究了理论家思想的形成,探讨了不同的学说学派、理论方法之间如何对话融通的问题。在对待西方文论的态度上,杨教授认为,中国就身处世界之中,中国的问题就是世界的问题,我们应该持有一个更开放的态度,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立足现在、面向未来。

妥建清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作为审美范畴的“颓废”问题,他将王德威教授“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论断在时间线上更推进一步。他还认为,颓废观实际上是没落时间意识的表征,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被体认到,而在晚明时期,政治高压下的文学艺术体现出了绮丽化、丑怪化的审美风格,与颓废有相通处。对颓废问题在中国的探索,是对罗素“不同文明的交流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观点的运用实践。

下半场讲座中,同学们向三位教授请教了俄国形式主义本体论与西方本体论区别、晚明颓废观念的现代性、文艺美学的比较维度、中国现代文学三、四十年代与八十年代的批评建设和理论实践之区别等问题,讨论氛围热烈,精彩观点层出不穷,同学们借机拓宽了自己的思考视角和研究深度。

最后,讲座以“西方文论的引进和建设是不是到了该反思的阶段”为题作为总结,大家普遍认为,在中国学术界占主流的还是中国文学及其自身的理论传统,但开放性思维必不可少,不应拒斥、回避西方文论与美学,我们应当在研究中进行多声部的、复调式的探索,注重中西结合,文明互建,学者研究是建立在充分自由,声音多样基础之上的。


  • 联系方式

  • 地址: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北校区1号楼人文学院
  • 联系电话:0577-86680856
  • 研究生招生电话:0577-86680841
  • 邮箱地址:rwxy@wzu.edu.cn
  • 人才邮箱:rwxyrc@wzu.edu.cn
  • 意见及建议电话:0577-86680852
  • 意见及建议邮箱:00062002@wzu.edu.cn
  •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人文学院微信公众号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版权所有 © 2017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