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十年梦回,且听且吟且入戏——记温州大学第十届校园话剧节话剧表演大赛决赛暨颁奖典礼

作者:编辑部    来源:温州大学    时间:2011-12-12   阅读次数:

前言:
    戏若往生,十年一梦。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往事如昨,历史铺开长长的画卷,温州大学校园话剧节即将走过整整十个年头。怀忆往昔,前尘隔海,方寸舞台,幕起幕又落,光影交错间,流转的似水年华,留存的音容笑貌,永恒不变的是坚守与赤诚。
    今年人文学院特别制作了话剧节十周年特辑,取名《十•光纪》。
    2011话剧第十年,纪念不肯谢幕的盛世华年。

    夜幕仿佛突然落下,灯光如隔世般闪耀。那些被风吹起的故事,藏在时间里的对白,在黑暗中依稀显现。
    12月11日晚6点30分,温州大学第十届话剧节话剧表演大赛决赛暨颁奖典礼在大学生活动中心演艺厅盛大开幕。
    本次活动由共青团温州大学委员会,温州大学人文学院主办,人文学院团委、学生会,农历剧社承办。晚会荣幸地邀请到了原温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郑达东,原温州文工团编导、温州市大学生话剧大赛评委严路明,原温州文工团演员王佳仪,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魏成春和苏勇强担任评委。校团委书记杨立淮,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周剑平,人文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骆锤炼,人文学院学生科全体辅导员、班主任代表等出席。各高校观摩代表以及我校人文学院和其他各学院师生前来观看。此外,还有温州市民特地驱车前来观看。
    本次话剧节共有6个剧组进入决赛,并邀请到了第三届浙江省大学生艺术展戏剧类一等奖《女大学生宿舍的钟点工》剧组友情演出。整场晚会由视频串联,演绎人生百态,尽显浮世繁华,总成一场规模宏大的“戏中戏”,给全体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夜未央,梦启。共一场生死,与君入戏。

    戏幕开启,屏幕上出现古风的墨迹:戏十年红尘诸梦,拈辰光,撷片羽。一方戏台,遍收人间世。三千香云,全为浮尘留。今宵卷帘幕,但为待君至。
    场灯亮起,扇子舞《素凤朝阳》。着红色舞裙的少女如一群红色的凤凰,手拿舞扇,笑颜如花。等到古韵悠扬地响起,她们又如翩跹的蝴蝶一般,翅膀轻颤,粉肩微摇,舞步轻盈,曼妙多姿。一会儿群蝶逐芳,一会儿素凤朝阳,随着节奏不断变换,与红色的灯光相映生辉,真如凤凰下凡,绕日飞舞,一片恢宏壮丽的景色。引得台下掌声雷动。

第一折:撷人生情


    灯光亮起,农历剧社的《获虎之夜》。已是在一个猎户家中,台上摆着门帘,桌椅和一张披着老虎皮的床,一对猎户夫妇正在对话,商量着再打一头老虎给即将出嫁富户女儿做嫁妆。父亲抽着烟斗出门了,不一会儿莲姑出场,轻轻一抬头,明眸皓齿,皮肤白皙,面目清秀,一开口声音甜美,然而神情忧郁,一双眼睛似乎总是含着泪水。父亲打猎归来,却抬回了受伤的黄大傻。莲姑一见,便心疼地扑了上去,声音哽咽,抱着心爱的黄大哥伤心地哭泣。最终,母亲毒死黄大傻。灯光暗下,只剩一道追光,莲姑一扭身喝下毒药,倒在地上与爱人同去。母亲痛彻心扉地哭喊着女儿的名字。到此剧终。
    观众一开始静寂无声,沉浸在悲哀的气氛里,等到演员谢幕才如梦初醒,掌声此起彼伏。
    第二个剧目叔同话剧协会的《接受》。年迈的老飞行员拎着公文包走在陌生的城市里寻找着当年的家。等到门扉轻开,听到一个甜甜的女声:"进来吧,门没锁。"他意识到了:这,就是他的女儿。当年因为政治原因被迫与妻女离散,今日退休的他终于可以回家与素未谋面的女儿相见了。20多年,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他的美丽可爱的女儿始终靠在那里,用一种陌生而又迷茫的眼神打量着他的父亲。他该如何,得到她的原谅?女儿的声音冷漠而平淡,不带丝毫的感情,眼里却涌动着泪水。“在事业和家庭之间,您选择了,蓝天。”更令父亲震惊的是,女儿一转身,扯去了遮挡的蓝布,一下子跌坐在轮椅中--他的女儿,因为一场大病永远地失去了正常行走的权利!父亲不禁老泪纵横。他的美丽坚强的女儿那么多年苦苦忍受着煎熬,一个人在服装设计中打拼着,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她既怨恨自己的父亲,悲叹自己命途坎坷,又无时无刻不期盼着亲人的归来,将她拥入怀抱。
    矛盾冲突达到高潮,血浓于水,父女终于泪水中相互接受了。女儿说:“我想要像您一样在蓝天上飞翔。”父亲便推着轮椅,父女俩一起喊着:“加速前进!”飞起来了!飞起来了!
    此刻,全场观众都已动情。大家的眼中都亮亮的泛着泪光,每个人似乎都回忆起了自己与父母共度的美好时光。大家都为女主人公的坚强宽容而深深打动,大家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了优秀的女演员钟蕾。

第二折:为大学生


    第三个剧目农历剧社的《有雷无雨》是一出立足于经典剧目之上的现代剧。讲的是一群大学生排练《雷雨》,经过了三个多月的排练,演员却一个又一个出现差错,困难重重,现实的残酷,梦想的摇晃,当冲突出现,梦想遥不可及,该如何取舍,该怎样面对现实?
    第四个剧目是来自11中本一的《青春禁忌游戏》。这是一场有浓厚西方气息的话剧,更为难得的是,两位女生反串,担当起了男生的角色,并且角色把握得非常好,在台上自如演绎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孤独、忧郁的数学老师伊莲娜怎么也没想到,在这个飘雪之夜,四位热情的学生会来为她庆祝几乎淡忘了的生日。她更没想到,灿烂的鲜花里,藏匿着一场青春的“游戏”......


第三折:寻找自己


    第四个剧目10中本二的《金大班的最后一夜》演绎了过去时代一个女人的传奇故事。夜夜笙歌舞场,繁花似锦,灯红酒绿。繁华的背后隐藏的是更深的悲哀。
    第五个剧目是瓯江学院的《那个时候》。四个青春活力的大学毕业生,在日益苦闷忙碌的生活中寻找着曾经的欢乐,坚持和感动。整个剧节奏欢快,非常具有现代感。

第四折:经典重现


    最后是由校艺术团出演的《女大学生宿舍的钟点工》,上演了一场富二代与穷二代大学生之间的矛盾,其间渗透着浓浓的亲情,歌颂了任劳任怨的伟大母亲。该剧曾经取得多项成绩,演员演技精湛成熟。

    夜微凉,灯转暗,曲婉转,韵悠扬。谁还在不知疲倦地舞,谁还在披星戴月地唱?故事未完,一曲却已终了。梦之将醒,你脱下凤冠霞衣,我将眉目掩去,脂粉的艳丽留在记忆里,大红的幔布闭上了这出,折子戏。
    恍若惊梦。
    观者一觉梦醒,不觉唏嘘长叹。

颁奖典礼


    演出过后,由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周剑平老师致辞,表达了对话剧节举办单位衷心的祝贺和诚挚的感谢,并寄予了对未来话剧节热切的期望。
    接下来,由评委老师严路明老师点评。他说:“温州话剧节热潮的星星之火是由你们温州大学点燃的,其中人文学院功不可没。我作为见证人,为你们十年来能把话剧大旗扛下去,深感欣慰。”他还提出了未来话剧界的发展方向是走向社会,打造文化产品。他还指出瓶颈问题在于导演,并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
    人文学院学生科副科长曾蓓蕾老师颁发了6份话剧创编优秀作品奖。
    人文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骆锤炼老师颁发了3份LOGO设计优秀作品奖。
    校团委书记杨立淮老师颁发了4个优秀剧组奖。
    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周剑平老师颁发了男女配角、男女主角、导演奖。
    最后,原温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郑达东老师颁发了决赛剧组的一二三等奖。其中,《那个时候》,《青春禁忌游戏》,《有雷无雨》获得三等奖,《金大班的最后一夜》,《获虎之夜》获得二等奖。感人至深的《接受》当之无愧地夺得了一等奖的桂冠。

    至此,2011温州大学“秋华十撷,戏溯流光”第十届话剧节缓缓落下了帷幕。所有演职人员上台合影留念,在聚光灯下留下了最后一抹浓烈的色彩。

    关了所有的灯,埋下一个惊世之夜。
    等来年幕布重启,再与君聚。

图=李钰迪  文=赵莎莎

  • 联系方式

  • 地址: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北校区1号楼人文学院
  • 联系电话:0577-86680856
  • 研究生招生电话:0577-86680841
  • 邮箱地址:rwxy@wzu.edu.cn
  • 人才邮箱:rwxyrc@wzu.edu.cn
  • 意见及建议电话:0577-86680852
  • 意见及建议邮箱:00062002@wzu.edu.cn
  •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人文学院微信公众号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版权所有 © 2017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