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翻译系 来源:人文学院 时间:2018-12-21 阅读次数:次
2018年12月19下午,我院翻译专业在人文楼202教室开展“我的大学·我的专业”宣讲,旨在帮助同学了解翻译专业的时代需求、人才培养理念以及自身的专业发展。此次宣讲由毛继光副院长、翻译系主任夏蓉老师与16级翻译专业的学生代表孙楚与陈佳欣负责。
宣讲会初始,毛继光副院长以翻译专业的历史为切入点,述说了翻译专业所拥有的潜能以及广阔的就业前景,涉及教育、对外贸易、公务员、办公室文秘、自主创业等。他指出发挥专业优势的前提是掌握专业能力,要注重培养理科思维,重视语言的基本功,同时,师生要做到共同努力,学会适应社会需求。
接着,翻译系主任夏蓉老师为大家阐述“翻译+”的人才培养的理念。她首先解释“翻译”是什么,为什么具有悠长时间维度的“翻译”在新时代表现出如此广阔的空间维度;然后,她结合葡萄酒结构的概念,提出翻译人才培养应重视知识技能结构的丰富与拓展。“翻译+”人才培养注重英汉语言基本功以及文化素养,在学有余力的基础上,鼓励同学结合自己的爱好与职业规划选修经贸、教育、文学、法律、会计、计算机、机电等模块的核心课程。关于外语学习,夏蓉老师指出多接触一种外语,会窥探到更加广阔的世界,同时也多掌握一门技能,成为自身的优势,她透露下学期翻译系会推出多种语言多元文化的系列课外活动,欢迎同学积极参与,提升国际视野。夏蓉老师认为通过师生共同努力,“翻译+”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可行性与优越性。
夏蓉老师还展示了学姐学长取得的卓越成绩,介绍了部分在中小学、上市公司、中国500强民营企业、外企工作以及在国内外高校深造的学姐学长的情况,并解答同学们相关的疑难问题,为同学们的专业发展点亮了明灯。
本次宣讲会还邀请了翻译专业的学生代表,其中孙楚同学负责英语演讲,陈佳欣同学负责交替传译。她们以自身的求“译”之路为主题,分享了两年学习的点点滴滴,努力寻求专业出口。为追求自身突破,她们敢于发现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道路,朝着成功不断前行,为同学们的专业学习与专业发展树立榜样、提供借鉴。
通过宣讲会,同学们明白了翻译专业的时代机遇与独有的特点、优势,以及夯实、丰富“翻译+”的知识技能结构的重要性与竞争力,同时,同学们也掌握了方法,明确了方向,坚定了在专业道路上前行的决心。翻译专业是筑梦的地方,相信同学现在的努力与前行必然收获毕业时更多更好的机遇,成就更美好的自己。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版权所有 © 2017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