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人文学院 时间:2025-11-24 阅读次数:次
2025年11月21日下午,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研究院研究员、著名评论家马季应邀于我校育英图书馆明心阁,带来了一场题为《新大众文艺视域下的网络文学经典化之路》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我院副教授乌兰其木格主持。

马季从自身传统文学编辑经历出发,指出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他明确表示,尽管尚难界定具体经典作品,但网络文学已进入经典化流程。这一进程由国家战略、高校研究机构设立及各类权威奖项共同推动。同时,以网文出海为代表的“网络文艺新三样”,正成为其经典化的重要台阶。
讲座中,马季透过体制、文本与媒介接受的分析框架,深入剖析了新大众文艺与网络文学的内在关联。他对媒介新变、粉丝经济、海外传播、资本运作、审美变革等多重议题的辩证思考,为理解网络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全新视角。这种跨学科的研究视野,既深化了当代文艺理论对新型文化实践的阐释能力,也为构建中国特色的网络文艺评论体系做出了积极探索。
在肯定成就的同时,马季也指出了当前文艺研究面临的挑战。他坦言,与已经完成代际更迭的文艺创作相比,当前的文艺研究仍相对滞后。“网生代”的年轻学者尚未成为研究的中坚力量,在数量和前沿地位上仍显不足。对此,马季特别鼓励青年研究者从“小切口”进入网络文艺研究,指出微短剧、网络文学类型演变等众多领域都是学术研究的富矿。他相信,具备同时代审美体验的研究者,更能精准切入网络文学的内核。
在互动环节,现场讨论热烈。针对读者评价的作用,马季认为其是经典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关于大众文艺与通俗文化的辨析,他界定前者更具包容性与时代性;对于作家的匿名性,他强调经典化最终关乎作品本身的生命力。马季建议偏好传统文学的青年写作者“勇于和新的平台拥抱”,在互动中实现创造性转化。
整场讲座不仅勾勒出网络文学经典化的清晰路径,更为主流文学如何与网络文学自由灵动的特质相结合提供了富有启发的理论视角。

(图文:杨洁茹;审核:乌兰其木格)
上一篇: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版权所有 © 2017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