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荟萃

温州当代文化名人名家 :陈振洲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12-07   阅读次数:

《温州当代文化名人名家》本期嘉宾——陈振洲


他从事电视文艺工作三十三年,家喻户晓的《中国电视吉尼斯》《书画传家三百年》《守望非遗》《瓯越之华》《拔五更》等节目洒下他辛勤的汗水。他担任制片人和导演的作品,两度捧起中国电视艺术最高奖——星光奖。他担任制片人出品的电视剧《温州三家人》,展现“温州家人”创新、创业时代脉搏,为“温州人”系列三部曲画上圆满句点。1部电视剧、20部纪录片、12个栏目、30多场晚会、2部短剧、8部微电影是刻在他职业生涯上的功勋章。

从电视栏目到电视剧到纪录片,他始终根植温州本土,把瓯越这方热土的人文风景艺术化地视觉传扬。12月6日,《温州当代文化名人名家》,主持人浩城带你认识地方传统文化影像实践者陈振洲。

陈振洲1966年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是抗美援朝的老兵,复员后就读温州医学院当了一名医生,他的母亲是小学教师。由于父母工作繁忙,他自小在外婆身边长大。

外婆家所在的蝉街222号的小别院非常精致,院里住着家族的六房伯叔姑婆,还有陶瓷厂的厂长、塘河开船的老大,画家、演员、华侨,市井小院,三教九流,陈振洲自那时起,就见识了何为人间烟火。

△陈振洲与温州音乐之声主持人浩城


经历了两次高考的陈振洲,非常幸运地成了温州大学首届新生,开始了中文秘书专业的学习。温州大学的球场上,一直有陈振洲的身影,他是第一个体育五项考核达到优秀的学生,温州大学第一届学生运动会,队伍的扛旗手是他,学生代表发言也是他。

△1984年10月5日,温州大学隆重举行首届新生开学典礼,温州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出席中文秘书、工业与民用建筑两个专业八十二名学生入学仪式,苏步青院士发来贺电“趁春华育禾苗遵三个面向 待秋实出英俊展四化宏谋”



1986年7月,20岁的陈振洲留校担任校办公室秘书。渐渐地他发现自己更擅长写新闻通讯和人物报道,他常常有文字发表在《温州日报》,还作为副主编创办了《温州大学报》。

△ 陈振洲发表在《温州日报》上的部分文章

△陈振洲担任副主编出版的《温州大学报》

△青年陈振洲


上世纪九十年代,电视是热门新兴的行业,体育节目更是十分稀缺。彼时,中央五套体育频道还没有成立。1991年,一家国际烟草公司要在温州电视台创办体育专栏节目,因为长期给《温州日报》供稿的原因,在记者陈康汉的推荐下,陈振洲和瓯海区团委副书记林建中担任温州电视台兼职体育编辑,那是一档剪辑类的周播节目《体育博览》。从看素材、挑热点、撰写文稿、录制口播、剪辑后期再到播出,电视台配备了主持人、摄像和后期,他俩把每一期宣传预告写好发表在《温州广播电视周报》,每一期精彩的节目都让广大体育迷大饱眼福。

△1991年温州电视台《体育博览》演播厅,陈振洲(右)和主持人王克宁、编辑林建中合影


1994年,陈振洲正式从温州大学调入温州电视台文体部,当年的文体部可谓兵强马壮、装备精良,人数和栏目数甚至比浙江电视台的文艺部都多,一大批家喻户晓的娱乐文艺栏目收视率高居不下,深受大众青睐。入行不久,陈振洲就担任体育节目的制片人,他向当时的部门主任董静海提出,变周播为日播,栏目名称改为《体育大看台》,下设《足球天地》《搏击世界》《速度激情》《休闲体育》《温州体坛》,领导还让陈振洲兼任了周播节目《健康新生带》的制片人。于是,陈振洲带领着团队,一边拍摄着游泳、拳击、自行车、足球等温州的体育项目,一边跑边各大医疗机构,正儿八经地制作出《电视门诊部》《保健百家谈》《卫生面面观》。

1993年正月初一,拍摄“横渡江心”活动(后排扛摄像机者为陈振洲)



30岁那年,陈振洲接手浙江卫视和温州电视台合办的重点栏目《电视吉尼斯》制片人岗位,从日播节目转到月播节目的制作。这是一档温州电视台唯一一档和浙江卫视合作上星的节目,每个月末周日晚上浙江卫视黄金时段播出,时长50分钟。

《电视吉尼斯》以“挑战自我,超越极限”为宗旨,追求天下第一,记录天下唯一。节目独辟蹊径,突出奇、险、趣,定位于竞技和娱乐,将生活中时刻存在的大众竞技项目堂而皇之的搬上舞台,既有大众参与的《吉尼斯大赛场》,又有神州高人表演的《绝技绝活》《奇事珍闻》。《电视吉尼斯》的节目口号是“有胆量的站出来”,打造平民英雄,俯卧撑、横向捧砖、削苹果皮、吹蜡烛,更有考验胆量和技巧的悬空攀绳、高空走钢丝等五花八门、稀奇古怪的竞赛项目,节目屡创收视率之最。

△《中国电视吉尼斯》海报


1996年盛夏,陈振洲首次参与的《电视吉尼斯》节目《水中漂浮》大赛录制,选手接受漫长和寂寞的考验,以36小时打破原14小时的原世界吉尼斯记录。同年8月,他们又举办了“温杭旱冰速度赛”,勇士们沿104国道无睡眠无休息,三天两夜耗时56小时完成480公里极限挑战。9月,他们在山东泰山脚下摆开擂台,南北壮汉挑战《无终点负重担》比赛,勇士最终成绩是51公斤担不离肩走了63.15公里….观众都说《电视吉尼斯》节目折磨人,其实不仅折磨选手,更多的是折磨自己。当年有句戏言:“吉尼斯人不是人,都是神仙下凡尘”。

1998年,陈振洲又向领导提出栏目前面冠上“中国”两个字,他还谈好了乌牛酒业的两年共两百万的冠名赞助。有了足够的资金,栏目组如虎添翼,那两年,烽火燃遍全中国,陈振洲带领团队走遍祖国的24个省市自治区,戈壁荒漠、高山雪原、大江山河,无不淌过《电视吉尼斯》创作团队的汗水。节目的摄制艰辛不言而喻,长时间的等候拍摄和连续的昼夜拍摄是家常便饭,甚至要冒着生命危险来完成任务。

1997年8月,摄制组拍摄横渡琼州海峡游泳比赛时,狂风暴雨、气温骤变,海上漆黑一片,浙江台主持人王林和陈振洲等四人在九级大风浪中闯了过来。

陈振洲眉飞色舞地介绍着难忘的工作历程


1998年9月,《电视吉尼斯》新疆专辑“骑毛驴大赛"拍摄出发时,陈振洲扛着摄像机从边三轮上从摔了下来,非常惊险地躲过了驴群的踩踏。

1999年12月,在丽水缙云拍摄“徒手攀登鼎湖峰”,陈振洲带上摄像机随同雁荡山飞渡队队员到达鼎湖山顶,回程时在176米高的钢索上滞留了半个小时,最后是飞渡队友把他给救了回去……一次次的生命冒险,丰富着陈振洲的阅历。

节目的创意让栏目组的同时苦思冥想,拍摄的艰辛透支汗水,每一期的后期制作同样磨励着大家的极限。为了鲜活的反应现场效果,现场同期声的配音通常要通宵达旦完成。每当天蒙蒙亮之际,一期鲜活的节目也诞生了,劳累至极的团队成员不约而同地长叹:“再也不做吉尼斯节目了!”然而第二月,又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新一期的筹备工作。

2000年1月,北京首都大酒店,《中国电视吉尼斯》获第13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优秀栏目奖


2001年4月,陈振洲决定离开《中国电视吉尼斯》栏目组,那晚他把自己留在剪辑机房,一遍遍的听着汪正正给栏目组演唱的歌曲《奔腾激荡》:“走过多少坎坷沧桑,我们依然真诚执着,有过多少光荣和梦想,我们永远奔腾激荡.……”

陈振洲回到了温州电视台文艺部大型活动组担任晚会导演,参与和导演了30多场大型晚会。2004年,他重新回到了制片人的岗位,筹办了和温州市纪委的联办节目《反腐纵横》,聚焦反腐治贪,关注党风政风。2006年担任日播类《法制第一线》总制片人,再到评论部做副主任、社会新闻部副主任。2009年通过集团竞争上岗,担任公共民生频道栏目部主任。

△正在拍摄中的陈振洲


陈振洲上任公共民生频道栏目部主任,在布局好竞技、养生、旅游等栏目之后,自己主抓文化牌。2009年,陈振洲推出30集大型《守望非遗1》系列片。

温州是“百工之乡”,从市民熟悉的灯盏糕、糖金杏、老酒汗、白象香糕、冬米糖、白大生制作技艺,到逐渐消失的泥瓦箸笼、蓑衣编制技艺,从传统的年夜饭、尝新习俗到陌生的建房挑日子、砌镬灶、修额……《守望非遗》系列片聚焦我市国家级“非遗”项目,在民间文学、民间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6大类别中各选择1-2项进行拍摄,如《乐清细纹刻纸》《温州鼓词》《刘伯温传说》《泰顺药发木偶戏》《瑞安木活字印刷技术》《龙湾汤和信俗》等,既考虑“非遗”各类别的代表性,又兼顾“非遗”的地域代表性。

△《守望非遗》海报


《守望非遗》是一项“留住文化”的使命,它以”挖掘唯一价值,照亮文明之光”为目标,以纪实的角度,探究非遗现状,在故事的讲述过程中反映非遗的过去、传承与发展,采用准纪录片拍摄的形式,通过记者、主持人现场寻访来探究非遗现状,运用电视画面语言,真实、唯美地展现一个个非遗物质文化瑰宝,从细微处尽显非遗项目悠远恒久的独特文化魅力,生动讲述传承人守卫精神瑰宝”的曲折动人故事,同时挖掘、展示非遗传承人身上的故事,引领观众感受温州文化的独特魅力。

△《守望非遗》栏目获得第十一届电视文艺“百家奖”优秀栏目二等奖、第七届电视戏曲“兰花杯”节目一等奖和优秀摄像奖、2010年度浙江省第十六届对外传播“金鸽奖”节目类二等奖


陈振洲和《守望非遗》的创作同事在处理每一个非遗项目时,都力求深入一线,尽可能真实、详细地记录权威的一手资料。在时间的长河中打捞失落的记忆,在广袤的大地上寻找远去的背影。他们制作了宣传片,轮番宣传这个系列的播出,希望通过节目完成留住文化的使命。

全体人员学习央视先进做法,制作了《守望非遗》网站,上传节目视频,编导手记,拍摄花絮等资料。在第五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到来之日,网站正式启动。《守望非遗》节目被浙江卫视国际频道全部收集播出,全球44个国家能收看到该节目。

△陈振洲(右)和《守望非遗》部分主创



2013年的5月,陈振洲沿着温州风水古城18里城墙,寻访古街巷里的二十八宿井,做了40篇微信系列《寻井记》,古井勾连地脉,牵挂百代,不仅滋养了这座城市,也滋养了瓯越文化。

在这之后,陈振洲带领团队以全方位宣传表现温州非遗类和温州文化为己任,开启文化类节目的制作大门。先后又制作了电视形象片《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片》《世界温州人》、2012年版纪录片《考古巨擘夏鼐》、系列片《守望非遗》第二季、系列片《瓯越瑰宝》、系列讲座《温州通史大讲坛》和《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口述史》项目摄制工作等等。

△纪录片《考古巨擘夏鼐》获第29届中国纪录片年度收藏作品,将由中央档案馆收藏。


2011年12月16日,陈振洲荣膺第三届浙江省“德艺双馨”十大电视艺术工作者称号,陈振洲的老同学兼老同事朱为中说:“我和振洲相识至今已经40年了,他多才多艺,骨子里有一种挑战精神。1994年,他毅然放弃了优越的大学工作,选择了更富挑战性的电视节目制作,也开启了自己新的人生。这几年,由他主导参与创作的有关温州乡土人文方面的电视纪录片,频频获得国家级省级的大奖,这是业界专家对他的专业水平的肯定和赞誉。我觉得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为温州留下了许多有关历史文化的影像资料,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影像资料也将越发显得珍贵,希望他能够有更多的作品问世……”

△2011年12月16日,陈振洲(左)获得第三届浙江省德艺双馨十大电视艺术工作者称号


温州,水木清嘉,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古往今来,历数文坛书画传家较多,然而绵延三百年者则绝少,马家当属其中之一。

2013年12月底,历时四年打磨,陈振洲团队用了90天的时间磨砺耐心,完成了六集系列片《书画传家三百年》,全片分【棋落】【琴绵】【砚墨】【笔印】【医传】【扇香】,每集20分钟。

《书画传家三百年》主线讲述了年代的变迁,马家的传承各人物故事,以编年体方式,按人物脉络走向,通过唯美电视画面语言,真实地展现文化瑰宝,来讲述这个古老世家对年轻一代的影响。

△六集纪录片《书画传家三百年》拍摄现场(后排右为陈振洲)


《守望非遗》是陈振洲做纪录片的开始,《书画传家三百年》则迈向新的高度,陈振洲的恩师,浙江省文史馆馆员,著名书法家马亦钊说:“振洲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敬业精神,他无论是对资料的收集、人物的采访、内容的挖掘等等,这样的敬业精神和眼光格局,让他拍出的片子气度和格调都非常高,我非常佩服他的这种精神。”

△陈振洲(右)与恩师马亦钊


2014年底,陈振洲被调任温州市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陈振洲非常清楚自己的使命,他鼓励自己的团队“专业的团队出产优秀的作品”。纪录片的真谛在于“真善美”,纪录片的功能是为时代立传、为历史存真。浙江省市管理部门出台的众多扶持政策,让纪录片迎来了春天。

2015年1月,温州市电视剧制作中心接到任务,要创作《拔五更》题材。陈振洲带领团队做了大量的文案工作,根据拔五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实际保留、传承情况,进行纪实性拍摄。拔五更项目的历史渊源,文化艺术价值,与温州各种文化的交互关系,该项目的精髓展现和发展现状、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分析,传承人与民间在保护传承方面的种种努力等等。

△纪录片《拔五更》获得2017年第六届《人文中国•家园》纪录片二等奖、2019年全国非遗影像•实践中国评委会推荐十大影片。


2017年春节,陈振洲摒弃单纯地记录和历史回顾,从人文纪录片的角度来看这场蒲城人的狂欢,记录两支队伍抬神驱魔的全过程,提供观察乡土中国的一个样板。那年的正月初三,他带着摄像叶鼎等人,扎在马站蒲壮所城农家乐的楼上,每天清晨刚放亮就出去航拍。

陈振洲说:“我们的记录是给全国人民看的,这是当今乡土中国狂欢节的一个样板,寄托着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是一项让当地人无法磨灭的记忆和念想,是别离后的乡愁,更是一项罕见的民俗活动,经历数百年今天依旧群情激昂全城亢奋……”

片子获得了当地人的一致认同,《拔五更》是属于所有蒲城人的文化标识,哪怕走到天涯海角,“拔五更”都鲜活地成长在他们的血液里,永远不会消失……

△2019年7月,浙江象山举行的“非遗影像•中国实践”活动,陈振洲做《以纪录片“拔五更”创作为例——浅谈节日民俗事象的影像诠释与传播》主题发言


30集微纪录片《瓯越之华》,是陈振洲团队在2021年尝试人物微纪录的样态,全片以温州文联下属四大艺术门类领域、12大协会的顶尖人物为代表,第一季共三十位人物三十个片子,每集用三至四分钟的篇幅讲述人物故事,兼具短视频的传播特点、纪录片的故事性和深刻性。人生、艺术、感悟、启迪,每一集《瓯越之华》都是一个励志故事,每片以唯美纪实的手法拍摄,表达了这些艺术家不断找寻和自我蜕变,义无反顾追求艺术梦想的不懈决心,记录每一位艺术家从艺的心得感悟、德艺双馨的风采,展示新时代温州文艺家的新风貌。

△《瓯越之华》海报


陈振洲团队在非虚构影像的领域里进行充分的探索,也明确了采用同期声、无解说、无配音的纯纪录方式的独特风格。

2021年对陈振洲来说是硕果丰盈的一年,纪录片《新海霞》获第27届中国纪录片短片十佳作品、第五届浙江省纪录片丹桂奖,最佳短纪录片、入围第十一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纪录片《世界矾都》获第五届浙江省纪录片丹桂奖优秀长纪录片;微纪录片《瓯越之华》获浙江短视频优秀作品。

△ 纪录片《新海霞》斩获多项大奖

△ 纪录片《六院第一线》获得第十届光影纪年纪录片学院奖入围作品

△《世界矾都》海报


2022年,团队持续对温州题材的精品纪录片项目进行挖掘与拍摄,先后开机创作《来自温州的数学家》《蛟龙出港》多项纪录片等项目,真正打造温产记录片的创作高地!

△陈振洲和导演李勰丰参加颁奖典礼


从2012年到2021年, 从《温州一家人》、《温州两家人》再到《温州三家人》,三部电视剧完整展现了一座城市的40年改革开放历程,创造了独特的影视效应,被省委领导誉为系列精品剧的温州现象。

面对《温州一家人》、《温州两家人》两部剧获得的巨大成功,制作第三部无疑是一项艰巨的挑战,作为《温州三家人》的制片人,陈振洲从作品选题立意、剧本创作研讨打磨、主创团队选择、联系合作单位、筹集拍摄资金、预算开支、再到建组拍摄协调、后期制作、内容审核、央视签约、后续宣发等全过程参与。

△陈振洲(右) 和《温州三家人》导演苏舟在拍摄片场


《温州三家人》被国家广电总局列为全国2018-2022年百部重点电视剧,入围重点扶持项目和深扎倾斜项目。该剧与《温州一家人》、《温州两家人》一同构成了公司电视剧发展的一面金字招牌。2021年5月3日,该电视剧终于登陆央视荧幕,多年耕耘终结硕果。《温州三家人》讲的是中国故事、展现了中国力量、传递了中国精神,以创业新气象书写了中国强国梦的新史诗。

 △2019年8月26日,陈振洲和总制片人王雁、导演苏舟参加全国优秀电视剧百日展播启动仪式


随着电视剧的播出,温州家人系列电视剧现象研讨会也成功举办,这是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首次出京来到地方开展系列剧现象研讨,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国内少见。《温州三家人》在央视进行了七轮播出,更登陆了中文国际频道,向海外观众展示温州故事。2023年5月3日,由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的出版《温州剧里看中国》成功面世,可以说家人系列电视剧已成为一个独特的城市IP在全球传播,而这其中,就有温州广电影视传播有限公司(原温州市电视剧制作中心)的一份辛劳。

△2021年6月11日“温州家人系列”电视剧研讨会召开,陈振洲、编剧高满堂、编剧李涛、黄碧红合影(从左至右


从大学至今,陈振洲不间段地坚持书法习练和随身纪实摄影拍摄,运动是他一辈子的爱好,现在依然在进行游泳和拳击锻炼,他认为体育给他带来的最大启迪就是:成就最好的自己。

△陈振洲的两大爱好,游泳和书法


2022年6月,陈振洲提前把行政岗位团队交给年轻的一代,兼任两个单位里的公司艺术总监以及温州市电视艺术家协会的副主席和秘书长,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导演的工作中。  退居二线后,他完成了四部短片,磨砺三年的两部长篇今年也完成。

今年5月,由陈振洲担任总导演和制片人的纪录片《温大记忆•叁圆券》在温州大学90周年校庆的时候播出。纪录片历经三年拍摄,这也是他对母校温州大学的回报。

△《温大记忆•叁圆券》海报

△ 纪录片《考古巨擘夏鼐》陈振洲(左)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陈星灿(右)所长


温州电视台原台长、温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原副总裁王晓峰说:“我和振洲相识25年,他是大型娱乐节目的主力骨干,当年他与团队主办的《中国电视吉尼斯》栏目,不仅在温州家喻户晓,而且辐射全国,享誉电视界。振洲文武兼备。除了擅长新闻传播以外,还擅长书法,他曾担任温州市拳击协会的副主席和秘书长,至今还经常上搏击台。他特别注重工作的专业性、品质性和现实性,是温州影视制作领域的一位难得的领军人物和德艺双馨的典范人物。”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文化也决定历史的发展方向。一个城市的文化是需要积淀的。陈振洲甘当孺子牛,始终把自己定位在一个地方传统文化影像实践者的角色,从事电视艺术行业的30多年,他的创作始终以温州本土鲜活的故事为原材料,今后的创作也不会离开温州本土的题材,继续讲好温州故事,传播温州声音。


本期嘉宾:陈振洲

主持人:徐浩城

首播时间:12月6日17:00-18:00

重播时间:12月10日20:00-21:00

                 12月17日20:00-21:00


图文来源:1003温州音乐之声

  • 联系方式

  • 地址: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北校区1号楼人文学院
  • 联系电话:0577-86680856
  • 研究生招生电话:0577-86680841
  • 邮箱地址:rwxy@wzu.edu.cn
  • 人才邮箱:rwxyrc@wzu.edu.cn
  • 意见及建议电话:0577-86680852
  • 意见及建议邮箱:00062002@wzu.edu.cn
  •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人文学院微信公众号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版权所有 © 2017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