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光明网:风好正是扬帆时 快马扬鞭再奋蹄 ——这十年,中国网络文艺走上繁荣发展快车道

作者:    来源:人文学院    时间:2022-07-25   阅读次数:

                                作者:本报记者 李笑萌《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23日 09版)

由国家电广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指导、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首次组织重点网络视听平台共同举办的《中国梦·我的梦——2022中国网络视听年度盛典》,创新主流价值表达话语方式、创造主流价值表达新语态,取得良好传播效果。资料图片

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网络文学用户总规模达到5.02亿,读者数量达到史上最高水平。图为第五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现场。秦灿松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中国网络文艺这十年】

编者按

从2012年党的十八大到2022年我们即将迎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这十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十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极不平凡的十年,也是文艺事业格局一新、气象一新、境界一新,守正创新、繁荣发展的十年。

    十年来,中国网络文艺伴着新时代的春风,扬帆远航,乘风破浪。近日,在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办,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协办的“回顾与瞻望:中国网络文艺这十年”研讨会上,与会网络文艺创作界和评论界、学界、业界、传播界的专家学者共同回望十年来网络文艺发展成就,坚定未来发展信心。本版特推出整版报道,与广大读者一同回顾与展望新时代的网络文艺。

    全媒体时代,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的深刻变革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使文艺创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

    回望过去十年,中国网络文艺从井喷式增长到精品化建设,从“圈地自萌”亚文化向主流化发展,从本土化、民族化发展到频频“出海圈粉”,真正走上了繁荣发展的快车道。当下的网络文艺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紧密联系、深度融合,满足着人们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文化审美需求,已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力量。

1.题材、类型丰富多元,一大批网络文艺精品不断涌现

    在网络文学领域,《大江东去》《浩荡》《大国重工》等作品厚植家国情怀,生动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朝阳警事》《大义凛然》等从小处着眼,书写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在网络视听领域,微纪录片《百炼成钢》、网络电影《浴血无名川》、音频节目《红色文物100》高扬爱国主义精神;网络剧《约定》《在希望的田野上》、纪录片《追光者》等作品,为新时代的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留下真实鲜活、振奋人心的影像。

    研讨会上,蓬勃发展的中国网络文艺涌现出的一批精品佳作被专家学者们频频提起,精品化成为这十年网络文艺发展的关键词。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媒体委员会秘书长、微信公号“影视风向标”主编胡建礼表示,过去十年来,无论是创作者还是受众都日益感受到网络文艺中出现精品的概率越来越高,风靡全国、影响巨大的网络文艺作品越来越多。

    2019年上线的网络电影《毛驴上树》,用贴近网络受众的艺术表达,通过讲述第一书记驻村扶贫故事,展现新时代乡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气神,成为网络电影精品化的代表性作品。人民日报社编辑任飞帆曾以该片为例撰写文章,梳理了网络电影发展为展现主流价值观精品作品的历程。

    “一提到网络电影,很多人仍停留在制作粗糙、格调不高等印象。确实,在网络电影的起步阶段,一度存在这样的问题,甚至流传着‘前一天在家垒猪圈,第二天进城拍网大(网络大电影的简称,一般指播出且仅在网络平台播出的电影)’的说法。随着影视市场泡沫的逐渐消退,行业更加理性,加上监管的逐渐成熟,网络电影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作品质量大大提升,也收获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网络电影走上精品化之路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任飞帆表示。

    网络文艺精品化潮流让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学作者沉下心来、细细打磨作品,他们将目光投向了火热的现实生活。根据阅文集团数据,现实题材作品2016年至2021年五年内复合增长率达34%,是2021年增速TOP5的品类。众多作品生动记录着龙腾虎跃的新时代风貌,描绘出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内在肌理。

    从玄幻、修仙、甜宠转向广阔现实,网络文艺多元化内容格局已经形成。中国传媒大学副研究员付李琢感到,网络文艺这一新兴的审美艺术形式在丰富多样的实践中锤炼品质,在与传统文艺的创新性融合中凝聚特性,展现蓬勃生机与活力,艺术影响力不断提升,审美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发挥。无论是在网站上追更小说、打开视频网站边看剧边发弹幕点评,还是在手机上云看展,网络文艺凭借自身优势魅力丰富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2.“破圈出海”,网络文艺走向主流、走向世界

    《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9.44亿人,较2020年6月增长4321万,网民使用率为95.4%。

    《2021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网络文学用户总规模达到5.02亿,较去年同期增加4145万,占网民总数的48.6%,读者数量达到史上最高水平。

    对于这些数字带来的变化,来自创作一线的温州大学研究员、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蒋胜男有着实实在在的感受。“网络文学发展二十多年来,前面大家多是在默默地写,关于创作更多是进行自我讨论,可能不会被主流认可。这十年非常大的一个变化就是整体创作者和受众扩容量非常大,读者和作者的体量在数百倍扩张,也形成了大众化的审美趣味。”她分享说。

    对此,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新媒体委员会委员,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夏烈提出:“2012年以来,网络文艺加强现实主义转化和价值赋能,通过大众文艺机制、互联网技术和传播以及产业介入,已经成为时代生活、生产、生态的一种主流文艺。”

    以网络小说为例,许多优秀作品不再局限于网络文学圈层受众的小范围传播,“破圈”作品不胜枚举。“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近五年来网络小说改编成影视剧目超过600部,在数量逐年增长的同时口碑也在逐年提升,如网络文学改编的《琅琊榜》《大江大河》《都挺好》等热播剧,都赢得了不少点赞。”胡建礼举例。

 

    在主流化、大众化的发展过程中,网络文艺的受众“不再沉默”,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创作中来,“传”与“受”的界限开始模糊。“我们把弹幕称为视频的注释,受众通过发弹幕补充背景信息、抒发情感,一直这样叠加保存的弹幕成为网络文艺作品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媒体委员会委员、哔哩哔哩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谷雨介绍。

    无论是内容的主流化还是形态的多样化,网络文艺都是当下中国时代生活的表征。作为一种文化创造和情感表达形式,网络文艺已成为一种探究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地图。夏烈表示,网络文艺在中国的巨大的发展反映了人类文明与中国实践之间创造性、创新性融合的结果,它通过网络文学、网剧、网综、网游等领域的精品化、国际化,形成了新的影响国内、国际文化领域双循环的软实力和巧实力。

    2021年10月,中国作协发布的《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网络文学共向海外传播作品1万余部,网站订阅和阅读App用户达1亿多,覆盖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国际传播成效显著。

    “我国网络文学跨文化传播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特别是2018年,起点国际对用户开放原创功能以后,培育了数十万海外原创作者,他们用自己的母语在中国网站上写作,原创作品超过37万部。这就实现了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欧阳友权介绍。

    与此同时,多部网络剧被海外平台购买播出,以高质量赢得了市场和口碑。《白夜追凶》《无证之罪》《扶摇》《延禧攻略》等一系列品质上乘、点击量可观的国产网剧,受到海外观众欢迎。不仅如此,任飞帆提到,近些年短视频也已成为文化出海的热门,“无论是呈现中国传统田园生活,还是展现中国传统木工手艺的短视频,都在海外传播中获得了海量点击。借助科技和融合传播的力量,网络文艺创意辈出,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方面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3.潜心创作,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文艺生态

    在互联网技术和媒体变革的推动下,我国网络文艺用户数量显著增长,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无论是文学、舞台艺术、影视、音乐,还是非遗技艺,网络文艺已成为现有文艺形式的聚合式舞台。

    与会专家学者看到,在网络文艺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繁荣发展的背后,是整个网络文艺创作生态的改变。

    任飞帆观察到:“如今,越来越多的网络文艺工作者摒弃跟风创作,选择扎根基层,从火热的现实生活、从先进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努力创作新时代的经典。”

    蒋胜男对于走出书斋、走进现场的创作体验尤为真切。她介绍了自己在创作历史小说《燕云台》时的经历,“写到10万字左右时,我还总是觉得不对,因为那个时候我还带着创作《芈月传》时诗经楚辞的感觉,过于文雅。后来我去了赤峰辽上京遗址,站在大草原上才感到天苍苍野茫茫,千年的历史风尘从这里扫过的震撼,在博物馆中看到辽代帐篷才发现跟我想象的并不一样。不去现场,永远没有办法写得像。所以我把10万字废弃了,重新开始,我要通过故事把时代感、细节感准确传递给大家。”

    近些年,网络文艺创作生态越发清朗。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文化和旅游部部署强化演出市场执法监管,广电总局明确坚决抵制“耽改”之风等泛娱乐化现象,中国文联强化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联席会议工作制度,中国作协加强网络文学行业职业道德建设……一系列组合拳之下,网络文艺领域抄袭盗版、畸形审美、不良亚文化渗透,以及格调不高、导向偏差等问题大大减少,更多人把心思放在创作上,用好内容留住观众,网络空间得到进一步净化。

    “通过对各类艺术的正确导向性整流,网络文艺的正能量传播更加强劲;通过对文艺领军人才的持续性提流,网络文艺对文艺‘两新’的推动愈加充沛;通过对专业生产和用户创作的重点性推流,网络文艺对‘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宗旨落实日益到位;通过对‘德艺双馨’文艺和‘德薄才劣’演艺的精准性分流,网络文艺对文艺界天朗气清文艺生态的守护尤为彰显。”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媒体委员会主任郝向宏分析。

    在政策规范、平台建设之外,引导网络文艺树新风、立正气的另一股力量来自越来越多有说服力、有影响力的优秀网络文艺评论作品。“这些年,中国文联组织编撰的《中国艺术发展报告网络文艺篇》《网络文艺年度发展报告》,举办的‘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等活动,为网络文艺理论与评论场域做出了重要的奠基与培育工作,都促进了创作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付李琢说。

4.打造IP生态链、与传统文艺融合共鸣,给网络文艺事业带来新的种种可能

    过去十年,网络文艺从单纯的“线上”虚拟空间走向了广阔的“线下”现实生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审美趣味、生活方式,影响了文艺创作、生产、传播、鉴赏的各个环节,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与社会进步同气相求,成为中国文艺高质量发展的有生力量。

    向未来瞻望,打造IP生态链、与传统文艺融合共鸣、专业文艺评论和网络文艺创作紧密结合等新潮流新趋势,将给网络文艺事业带来新的种种可能,与会专家学者对网络文艺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

    胡建礼提出,中国网络文艺在实现规范化和精品化基础上,要坚持大众化定位,走精品化道路,走向经典化。“精品化建设生产出了很多风靡一时的优秀作品。网络文艺还应该与优秀的传统文艺作品不断融合发展,最终创作出能够永久流传、载入中国文学史和影史的经典网络文艺作品。”这也对网络文艺的创作者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断提高创作水准,多向我们优秀经典传统文艺作品取经,创作出真正的经典作品。只有这样,这些文艺作品才能够永葆生命力,才能成为真正的经典文艺。”胡建礼说。

    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网络作家月关从越来越多准确、犀利的文艺批评中感受到网络文艺高质量发展的外生力量。“最早期评论家们对网络文学不了解,只匆匆看了故事简介,进行一些含糊的评论。但近年来专业评论家们对网络文学的了解速度非常惊人,他们投入了大量精力和时间来进行研究,评论越来越准确、犀利。文艺评论家的介入越加主动深入,从创作理论和价值导向的高度对网络文艺进行深刻分析与评论,不断对创作者产生着积极影响。”月关坚信,在主体内因和社会外因的合力作用下,网络文艺创作必将走向更加健康、长久繁荣的“经典化”发展之路。

    欧阳友权注意到,阅文集团公布的2021年财报显示,其线上业务增长幅度为9.6%,线下IP运营业务增长超过了30%。“线下业务增长迅速,这表明打造IP产业链可能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网络文学发展的重要趋势。这个产业链需要的是多版权开发、全媒体运营,并且还可以联合影视平台培植产业集群,共建IP生态业务矩阵,形成网络文学作品的放大器效应。”欧阳友权提出。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媒体委员会委员,腾讯新文创研究院院长、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岳淼介绍,在平台建设方面腾讯很早就确立了新文创战略,着力于IP内容构建,注重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的互动和共赢。“作为一家互联网企业,我们将继续在网络文艺实践中守正创新,连接文化、连接青少年、连接内外,做好传统文化的‘助手’、文化传承的‘帮手’、文化出海的‘水手’。”岳淼表示。

    回顾过去十年,郝向宏认为,网络文艺在艺术价值和艺术追求中演出了文明活化的壮阔史剧。他对网络文艺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瞻望未来,网络文艺必将在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伟大进程中作为砥柱中流,在促进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共筑命运共同体的征程上守正创新。”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奋进新的赶考之路,网络文艺正在发挥新时代文艺繁荣发展的生力军作用,为亿万人民、为伟大时代鼓与呼。

    (本报记者 李笑萌)





  • 联系方式

  • 地址: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北校区1号楼人文学院
  • 联系电话:0577-86680856
  • 研究生招生电话:0577-86680841
  • 邮箱地址:rwxy@wzu.edu.cn
  • 人才邮箱:rwxyrc@wzu.edu.cn
  • 意见及建议电话:0577-86680852
  • 意见及建议邮箱:00062002@wzu.edu.cn
  •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人文学院微信公众号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版权所有 © 2017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