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百年语文系列活动之“春日诵文“读诗会|这个“周六”,做一个玩诗的人

作者:    来源:人文学院    时间:2022-04-12   阅读次数:

这个“周六”,你出去玩了吗?

我们去玩了。

我们去玩诗。

 

半个月的倒春寒,让整个大学城沉浸在潮湿的空间里。时值四月,温州的春天才珊珊来迟。橘汁一样的阳光洒满学子广场,花草清甜,湖水荡漾,风筝漫天。

就在这个春光烂漫的周六,文字作坊与正在成长中的九山诗社,用草坪野餐的形式,共同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春日诵文”读。此次活动由21学前本应鑫柔同学主持,共有23位同学和三位老师参与。

老师致辞

由于疫情,东君老师难以如期赴会,他为我们发来了一段语音,用这种形式在云端与我们相见,用言语将我们相连:

“没有诗歌,春这个季节,就少了一份诗意。诗歌如果赶不上春天,我们的生活就少了一份春意。对诗歌和春天充满敌意的是新冠病毒,它使我们保持物理上距离。但是诗歌,可以拉近我们心灵的距离。”

诗,既是疫情下,我们可以寻觅的快乐;也是春日里,将要诞生的原作。



古琴演奏

首先,由郑旋旋同学为我们带来了典雅悠扬的古琴独奏《沧海一声笑》和《凤求凰》,将同学们带进了如痴如醉的境界,体验了中华古乐的迷人魅力。

 

击鼓传花

随后,读诗会正式开始,第一个环节是游戏“击鼓传花”,明快的音乐响起,同学们相互迅速交递矿泉水瓶,音乐停时,手捧矿泉水瓶的同学自我介绍,包括分享近期所读的书、喜欢的作家和个人爱好。简单几轮,就让在座的许多同学成为了朋友。

 

诵文环节

1. 学生阵营

江丹同学的《写给ICE的诗》,“挖一个深深的墓坑,然后折叠走月光”,描绘出梦境般的幽暗和冷调。“高潮迭起荡起声音的浪潮,触角的支棱是兴奋的状态”,文婷同学《昆虫幻想》的奇妙主题和灵动旋律,受到刘晓琼《火车日记》的音乐节奏启发,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写作方式。

“不要问已知道的事,也不要问不知道的”,生活是一个迷局,“他们”是局外人,是镜子,而现实或许是,他们造成了一部分的我们。“我没有资格,替她夹起任何一样”面对走向迟暮的亲人的价值与牺牲,年轻的我们亦常常悲伤。陈之晗同学带来的《他们》、《外婆和斋期》在同学们的耳旁刮起一阵带着苦味的风。

裘屹彬同学的精彩朗诵《不要温良地走进那个良夜》,也赢得了同学们的喝彩和掌声。

受到同学们热情的感染,担任主持的应鑫柔同学也乘兴分享了她的短诗《屿》,诗句寄寓了她独自前往洞头时内心的迷茫和苦闷,也同样饱含面对未知的勇气和信心。

2. 老师阵营

老师们的诗,相比较同学们的,多了些对现世的关照和思考。

黄家光老师的《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用典繁复,批讽入骨,“徐州铁链女事件”这一持续数月的舆论暴风,借由诗的载体再次在同学们的心头掀起波澜,“此屋物换星移,如瘟疫般扩散”时代在打开,而牢笼仍旧关闭,广大女性身上的锁链仍未解开,而一切注定任重道远。

郑仁光老师的《山中谈话》,接续黄家光老师对于现代审美误区的一些看法,指出了年轻一代的使命——“一代人的中年/仅是另一代人的起点”,而我们就是那“另一代人”:寻觅诗,创造诗的人。

最后,易永谊老师那句“其实我觉得你们实现了我的梦想”,短短几个字,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也为此次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这不仅是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的鼓励和期盼,也是在无形中延续这种喜爱诗歌的热情。

老师们、我们两代人因诗而遇,在彼此对诗歌的交流分享中,不断地认识更多诗人,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收获更多的温暖与欢喜。

 

    这个周六,我们都是玩诗的人

    同时,我们也期待下一个“周六”的生动会面!

  • 联系方式

  • 地址: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北校区1号楼人文学院
  • 联系电话:0577-86680856
  • 研究生招生电话:0577-86680841
  • 邮箱地址:rwxy@wzu.edu.cn
  • 人才邮箱:rwxyrc@wzu.edu.cn
  • 意见及建议电话:0577-86680852
  • 意见及建议邮箱:00062002@wzu.edu.cn
  •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人文学院微信公众号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版权所有 © 2017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