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瓯越学术讲座第57期:审美·艺术·符号——文艺美学三人谈

作者:    来源:学科办    时间:2021-05-15   阅读次数:

       2021年5月14日19点,瓯越学术讲座第57期“审美·艺术·符号——文艺美学三人谈”(第三期)在我院213会议室举行。

       讲座由院阴志科副教授主持,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苏宏斌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王峰教授、上海大学刘旭光教授三位学者通过学术座谈,围绕审美、艺术、符号三个关键词,阐说并交流了各自的学术观点。马大康教授、我院副院长陈源源教授、美术学院张晓剑副教授等教师及比较文学与文艺学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座陈源源教授致辞。

       苏宏斌教授首先发言,他回顾自己学术历程,从对美学基本问题研究出发,找到了现象学,关注现象学对美学与文艺学研究的意义与启示。他意图走出80年代以来深陷二元论困境的美学研究,找到更具建构性的新思路,这促使他走向了审美直观论。继而通过对现象学与语言哲学的思考,苏宏斌教授逐渐转向符号学,以供解决单凭语言学无法解决的艺术问题。

       在后面的讨论中, 苏宏斌教授认为,索绪尔的语言转向,区分能指与所指并不充分,受到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皮尔斯符号学三元结构影响,构造了新的符号学三元结构,即符形、符义、符指。艺术行为也是符号行为,用符号去表达意义、建构形式。但通用的符形无法引发审美感受,艺术家的职责便是通过改造符形,将通用符形变为艺术形式,进行独创性的形式改造,表达意义并创造艺术作品。

       刘旭光教授首先向马大康教授表达敬意,他说,他是通过马老师著作中的对语言、符号的研究引发了自己对符号的思考,符号与意象是何关系?刘旭光教授提出“灵符”这一概念,以现场同学一个刺绣手机袋做例子,通过讲解口袋上的纹样,提出在观看符号时,不止于观察到其自身或符号的所指,也关涉到符号背后的一种灵性之维。刘旭光教授考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兆”、“瑞应”现象与审美过程时,指出古人对吉祥纹样、形象的接受不单是审美的,而是感受到的“瑞应”与“灵符”背后的灵性。而今日的我们忘记了这样的一种观看方式,过去的装饰、纹样依旧存在,但观看的方式已经不同,背后的意义消失了,这恰恰是现在算法时代的一种祛魅。

       王峰教授也表达了对马大康教授的敬意。他的语言学美学立场在马老师著作中找到共鸣。他也从马老师学术思想中获得启示。与苏、刘两位教授强调审美直观不同,王峰教授持一种语言论立场,他认为,不能从本质上将对象神秘化与不可解释化。王峰教授对“灵符”提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提出与之相对的“灵导”概念。王峰教授也以刺绣手机袋举例,认为符号并非“征兆”,对符号的理解是特定文化氛围中训练的结果,符号建构着文化,没有符号的直接媒介就不会有“灵”的直接出现。

       王峰教授还谈及在后人类、人工智能领域中的观点,讲解技术与算法如何创造出具有生动气韵的形象。王峰教授认为,在过去我们预设艺术创造,需要作者胸中勃勃有画意。而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创作已经证明,气韵生动与心灵、情感无关,在作品层面我们已无法区分人与机器的创作。最后,王峰教授回到了刺绣袋说,打开袋子之后,袋子空无一物,有的只是媒介、符号,只是诱发人们评价的“灵导”。

       三位老师在不同立场上,围绕符号的灵韵、人工智能美学、后人类的议题来回辩难,激烈有趣,且富有深度。最后,三位老师热情地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三位专家分别对同学们的问题予以了解答,整场学术座谈精彩纷呈,同学们亦获益颇丰。


  • 联系方式

  • 地址: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北校区1号楼人文学院
  • 联系电话:0577-86680856
  • 研究生招生电话:0577-86680841
  • 邮箱地址:rwxy@wzu.edu.cn
  • 人才邮箱:rwxyrc@wzu.edu.cn
  • 意见及建议电话:0577-86680852
  • 意见及建议邮箱:00062002@wzu.edu.cn
  •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人文学院微信公众号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版权所有 © 2017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