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罗山讲堂系列之:重新敞开海派文化与文学的内涵

作者:    来源:学科办    时间:2021-05-13   阅读次数:

       2021年5月12日下午,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图书馆馆长陈思和先生应邀到我院作《海派文化的三重结构及其文学书写》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院孙良好院长主持,陈文辉副教授评议,中文专业学生与部分老师参加了讲座。

孙良好院长首先欢迎陈老师的到来,接着向在座的师生简要地介绍了陈思和教授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中的贡献。陈老师作为当代文学批评的领军人物,推动了1980年代文学的发展;作为文学史家,他是“重写文学史”的发起人之一,提出的“民间文化形态”“新文学整体观”“潜在书写”“先锋与常态”等理论话语,极大拓展和深化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术研究。

讲座伊始,陈思和教授风趣地说到自己与温州以及温州大学的缘分然后从围绕“海派文化”的概念的演变开始了自己的演讲。陈思和教授首先指出,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有不同的内涵。他结合自己的经历和王安忆的《纪实与虚构》《长恨歌》的“冷热”际遇,指出海派文化的概念经历过几个阶段。“海派”这一词最开始常带有“野狐禅”的贬义色彩1990年代以后,随着上海的飞速发展,更多人开始关注上海的城市风格,开始对“海派”进行新的讨论,由此出现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认为海派应该回溯到1930年代,这是一种以租界为中心的文化;另一种态度是认为海派应该是海纳百川,在东西文化的碰撞中走向世界。在看来,海派文化其实就是移民文化的一个分支。今天,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发展更加迅速,因此,对上海文化和形象也需要新的描述与重新阐释。

讲座中,陈思和教授结合夏商的小说《东岸纪事》和王安忆的《富萍》,提出了自己对海派文化的思考,他认为海派文化一个层面半殖民地现代管理制度下形成的上海市民文化,俗称“石库门文化”;二是作为东方魔都的上海吸引了五湖四海的外来人口而形成的新移民文化,也就是新市民文化还有一层是比较容易忽视的江南乡绅文化传统。基于对海派文化的重新思考,在谈到海派文学的写作时,陈思和教授认为,从文学角度看,海派文学有一条传统是从《海上花列传》开始的,这条线索可以延续到三十年代现代主义、唯美主义和颓废倾向的文学,从上海租界文化开始,逐步形成了一个华洋结合的上层建筑文化,这是大家认定的海派文化。但是实际上“海派”是有一个底子的,它之所以在上层建筑建设中出现那么多的现代文化因素,就是因为上海是一个有工业发展基础的城市,是中国现代以来最重要的工业基地,有了现代工业发展才有了现代产业工人,才有了无产阶级,才有了革命运动;同时也有了现代化的一切。对此,他结合郁达夫的《春风沉醉的晚上》,指出这个小说写杨树浦烟草公司的女工和流浪知识分子的感情交流,这是一个起点,然后慢慢发展到左翼文艺运动,出现了蒋光慈的小说《短裤党》;到1930年代,出现了茅盾的代表作《子夜》,小说一面写资本家买办等上流社会的糜烂生活,陈教授把它称之为繁荣与糜烂同体生成的传统另外一个就是写工人斗争,陈教授指出虽然茅盾写工人运动写得不好,但是他努力要开拓那领域的生活,《子夜》可算是海派文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所以,海派文学除了通常描写都市糜烂生活的新感觉派之外,也应包含左翼的工人文学。另外陈教授还特别指出南社作家为代表的江南文化传统中的本土精英化写作。讲座中,他还以王安忆的小说《天香》为例进行了阐释。

讲座提问环节,陈思和教授对同学们关于海派文学不同书写和鲁迅是否是海派作家等等提问进行了耐心的回答。评议人陈文辉副教授概述了陈思和教授的学术思想,总结了本次讲座的内容,然后以自己的上海生活现身说法,对海派文化和海派文学提出了自己理解,并对陈思和老师的到来表示了感谢。

陈思和教授以海派文化为主题,介绍了海派文化的前世今生,结合文学作品阐述了多元多彩的海派文学内涵,引发了在座的师生对海派文化与文学的重新思考。


  • 联系方式

  • 地址: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北校区1号楼人文学院
  • 联系电话:0577-86680856
  • 研究生招生电话:0577-86680841
  • 邮箱地址:rwxy@wzu.edu.cn
  • 人才邮箱:rwxyrc@wzu.edu.cn
  • 意见及建议电话:0577-86680852
  • 意见及建议邮箱:00062002@wzu.edu.cn
  •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人文学院微信公众号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版权所有 © 2017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