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文学周】我院云端论坛研讨文学中的瘟疫

作者:    来源:人文学院    时间:2020-10-22   阅读次数:

10月20日晚,温州大学第四届文学周系列之云端论坛——文学中的瘟疫书写在线上举行本次对谈旨在深化对文学书写与灾难、人性与自然辩证关系的认识,提升学生对瘟疫书写作品、自然生态和谐以及人性的深度思考。

云端论坛由人文学院院长孙良好教授主持,并邀请知名华裔女作家、《余震》作者张翎,著名华人作家、   "郁达夫小说奖"以及"华人华侨文学奖主体最佳作品奖"获得者陈河,温大驻校作家、《人民文学》短篇小说奖以及郁达夫短篇小说奖获得者东君和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从事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史研究的周小兵博士共同探讨文学与瘟疫的关系。

对谈伊始,四位嘉宾分别古今中外文学中瘟疫呈现展开议题。张翎谈及薄伽丘的《十日谈》 托马斯·曼的《魔山》,认为瘟疫只是一个载体,其目的是将人类外在的灾难和内心的复杂形成鲜明的对比,书写的是世道人心。陈河则分享了一些自己的见闻,认为瘟疫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题材,是植根于人类意识深处的噩梦。东君在提及自己在疫情期间上的两堂课表示鲁迅《在酒楼上》、张爱玲从《花凋》都认为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今天发生的事从前也发生过。周小兵在追溯历史的时候汉代的《风俗通》到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再到明代《水浒传》,引经据典,将瘟疫与文学的前世今生做了一次简单的梳理

论坛上,孙良好教授请嘉宾结合2003年的SARS和当下的新冠疫情,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以及写作计划。与会嘉宾表现出相近的观点无论科技怎样发展,无论经济如何发达,在天灾人祸面前,人类的生命都是脆弱的。人类应对大自然保持敬畏之心,尊重自然。在当下的纪实性文学也许是不够理性的,但对未来的人们反思现在也是有参考价值的。

在谈及疫情期间个人的经历和内心时,东君表示,“外头热闹心里却十分安静,外面安静了心里头到闹热了”,疫情期间看着空无一人的街道心里愁绪纷乱,有对亲朋好友的牵挂,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如何也静不下来。

对谈最后,孙良好教授将本次对谈的要点总结为故乡和异乡的问题、对科技新的思考、个人和群体的关系、外界与内心的安静和热闹、记录和反思的关系。瘟疫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兴起,同时也折射出人性中的恐惧焦虑、趋利避害、勇敢不屈和同情怜悯。本次在温州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的云端论坛,讲述的不仅仅是对瘟疫与文学关系的思考,实质上是对人类未来的思考,相信也能够给听众和嘉宾们带来一次心灵上的启蒙。

 


  • 联系方式

  • 地址: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北校区1号楼人文学院
  • 联系电话:0577-86680856
  • 研究生招生电话:0577-86680841
  • 邮箱地址:rwxy@wzu.edu.cn
  • 人才邮箱:rwxyrc@wzu.edu.cn
  • 意见及建议电话:0577-86680852
  • 意见及建议邮箱:00062002@wzu.edu.cn
  •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人文学院微信公众号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版权所有 © 2017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