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

我院成功召开中国大学MOOC(慕课)爱课程《鲁迅十五讲》课程研讨会

作者:人文学院    来源:人文学院    时间:2019-11-25   阅读次数:

11月23日上午8点30分,《鲁迅十五讲》课程研讨会在温州大学白鹿厅正式开幕。多所高校的知名专家、中小学一线教师、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和慕课开发专家齐聚一堂,以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鲁迅十五讲》为契机,共同探讨中国鲁迅教学的知识谱系,思索中国网络人文教育的前景与问题,瞩目一流MOOC(慕课)的建设。

校党委书记谢树华向专家们介绍了“温和之城、海滨之州”——温州作为“创业之乡”背后的历史文化基因。诞生于这片富有创业精神、充满人文气息的土地上的温州大学,历经86年的沿革变迁,坚持“一个定位,三大目标,三项改革”的引领,在新时代不断推进学校内涵发展。我院作为我校历史最为悠久的学院之一,底蕴深厚,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大趋势和全球积极探索新型教育模式的大背景下,率先开展在线精品课程建设,以创新推进在线教育,以在线推进教育创新。谢书记恳请莅临我校参与本次研讨各位领导和专家在教学科研、人才引进、平台协同、资源共享等方面与温州大学开展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合作。

随后,我院院长孙良好在致辞中向专家们介绍了人文学院的总体发展思路并希望专家们对学院的学科建设、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升博多提宝贵意见,开幕式由我院副院长郑春生主持。

围绕着鲁迅在大学课堂的教学,浙江大学的黄健教授、山东师范大学的魏建教授、北京大学的高远东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的谭桂林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的符杰祥教授就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跟大家分享了自己进行鲁迅教学的思考。不同于多数老师提出的对于本科生教学与研究生教学是有差异的观念,高远东教授表示并不需要把界限划得那么清,而要把鲁迅研究应有的问题和成果都呈现,这样才是为学生考虑,为学生所需要。来自山东师范大学的洪亮老师、宜春学院的麻治金老师以及山东师范大学的彭冠龙老师立足自身的教学现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探讨了如何在鲁迅教学中既把老师自己的理解传递给学生,又能让学生独立思考,引起了新老教师们的广泛讨论。浙江大学的邢程老师则以自身80后的眼光,谈论了自己对于鲁迅研究以及鲁迅课堂的独到的看法。同样致力于慕课课程建设的来自闽江学院的练暑生教授更是从大学课堂衍生到了社会课堂,考虑了更具体的问题,更普遍的问题,即在电子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怎么跟普通的老百姓讲鲁迅。《名作欣赏》的主编傅书华先生则从一位编辑的角度,着重强调了文学接受性和文学鉴赏性。如何将鲁迅研究及其成果普及,需要各位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

在以上各大高校专家们发表了自己对鲁迅教学的看法后,在场中小学的教师们也纷纷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心得与体悟。来自温州大学附属中学的胡亦辉老师、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的叶继洲老师、温州市第二实验中学的徐浩老师作为一线中学教师代表进行发言,联系自己教学过程中对文本的思考以及学生的接受,提出各自的意见和体悟。来自杭州安吉路实验学校的一线小学老师刘发建则从小学鲁迅教学出发,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他与钱理群老师编选的《小学生鲁迅读本》,给大家展现了当下小学课堂的鲁迅赤子之心的呈现。

就当下鲁迅的研究问题,各位嘉宾切实地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绍兴文理学院鲁迅研究院的曹禧修教授率先以《祝福》为例为我们讲述了有关鲁迅作品的阐述问题。来自澳洲昆士兰大学的张钊贻教授则以国外鲁迅研究的现状出发,结合中国现代史,谈论鲁迅教学。山东艺术学院的崔云伟教授独辟蹊径,自创概念提出了鲁迅研究中的边际递减效应与意义流转模式。中国传媒大学的刘春勇教授指出我们在当下面对鲁迅作品的文本与语境时,也要关注昆德拉问题,鲁迅的文学不仅是批判先锋的,更是世俗可爱的。佛山科技学院的巫小黎教授探讨了鲁迅文学批评的价值立场,我院孙良好院长则从作为文学教育典型个案的视角分析鲁迅。

在讨论完关于鲁迅教学上的问题后,与会嘉宾们随后将关注点转移到了线上教学这一当今时代重要命题上。浙江大学的陈力君教授分析了鲁迅形象塑造和传播的新空间,来自福建师范大学的辜也平教授首先提出了互联网教学的碎片化和系统化问题。紧接着我校教务处处长余闯教授也分享了相关发言。温州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一流课程建设的一批高校之一,在我校优秀老师的参与与各方专家学者的沟通交流下,以慕课为代表的相关课程建设一定能取得长足发展。随后来自国家开放大学的肖婉莹老师就高校青年教师线上课程录制心得提供了分享,生动的讲解引起了在座老师们慕课制作学习的积极性。

研讨接近尾声,温州大学副校长薛伟进行致辞,他高度赞扬了此次研讨并对各位来宾表示感谢。最后,彭小燕教授作总结陈词并再次对参与本次研讨会全体人员诚挚致谢。本次研讨会的意义已远远不止于鲁迅及其作品的研究,这份上升到精神的信仰与文学的追求必将如奔流般行之久远,永不停息。

  • 联系方式

  • 地址: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北校区1号楼人文学院
  • 联系电话:0577-86680856
  • 研究生招生电话:0577-86680841
  • 邮箱地址:rwxy@wzu.edu.cn
  • 人才邮箱:rwxyrc@wzu.edu.cn
  • 意见及建议电话:0577-86680852
  • 意见及建议邮箱:00062002@wzu.edu.cn
  •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人文学院微信公众号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版权所有 © 2017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