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瓯越学术讲座第78期:比较文学与文学批评

作者:    来源:学科办    时间:2022-10-17   阅读次数:

       2022年1014日19:00,应我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点的邀请,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国际比较文学中心主任,《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ICL期刊主编纪建勋教授为我院师生带来一场题为“比较文学与文学批评”的云端讲座。本次讲座由我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点负责人易永谊副教授主持,邀请本院许双双博士参与对谈。

       讲座伊始,纪教授以当下热门的“木心现象”作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一篇对木心文学创作中的“文本再生”现象研究的硕士论文,肯定了研究生在论文写作中能够阐释现象、发现问题的学术素养,同时也指出若想更进一步真正进入学术研究的领域,则需要同学们掌握文学批评的能力。纪教授建议研究生们多读书、善思考、勤写作,真正认识到写作与研究的区别。他认为木心一系列站在中西交界处的“文本再生”式创作,正是比较文学需要讨论与处理的文学现象。

纪教授以“汉学警察”伯希和与“汉学看门人”杨联陞两位汉学界前辈为例,谈到书评的重要性。两位汉学大师都将书评写作视为治学之要务,竭力维护汉学界的学术规范与学术风气。纪教授鼓励研究生多写书评,自觉地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贯彻这种学术训练。书评,或者说文学批评对于汉学研究与比较文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谈到构建健康的学术生态问题上,纪教授采取了中西对比的方法。他先是摘引朱光潜、葛兆光两位学人对中国书评乱象的斥责,指出当下文学批评界存在的诸如宣传色彩浓、专业素养差等问题。随后,他简要描述了西方学术界在书评写作上所建立的相对公平公正的规范化体系,重申了书评写作的重要意义,并真诚地呼吁学界同仁共同搭建健康、专业的比较文学学术共同体。

最后,纪教授以“利玛窦形象文化史研究的是与非”作为个案研究继续深入探讨比较文学与文学批评纪教授以另一位学界同仁宋黎明教授出版的著作《神父的新装—利玛窦在中国(1582-1610)》为例,既肯定了宋教授敢于大胆提出新见解的创新精神,又对宋教授书中的相关论点提出质疑和批评,并由此引申出学术界存在的一种“文化的错位”现象。纪教授希望通过真诚的批评与商榷来直面争鸣与批判的学术生态。他认为比较文学学者永远面对着未知的空间与无穷的陷阱,只有作者与读者在共同的切磋琢磨中方能一起携手靠近历史的真相。

易永谊老师率先肯定了纪教授所提出的系列观点,响应纪教授所发出的共建学术共同体的号召。他认为,当今学界缺乏真正有深度的、犀利的文学批评。他也继续深入阐释了做学问的要务,即关注国际学术动态,加强信息沟通与交流,避免重复前人已经做过的工作。

许双双博士感谢纪教授为我校师生奉上的精彩讲座——兼具文本细部批评与比较文学研究的宏大视野呼吁学生们做既有知识深度也有学术关怀的研究许双双博士也回应了伯希和与杨联陞的书评特点,高度肯定杨联陞提出的“宽温忠厚”原则最后就如何指导学生写好文学评论以及文学批评与理论建构等问题向纪教授请教纪教授做了深入诚恳的回应。

在提问环节,参与讲座的学界同仁及我校听讲的研究生们,都踊跃发言提问。有的同学就文学中的“误读”现象,提出该如何更加有效地区分它是一种“创造性的误读”,还是一种“狭隘的偏见”;还有的同学问到,生活中相对口语化的文字能否进入学术性文章中。纪建勋教授就这些问题都一一做了详细的解答。本次讲座也在和谐热烈的氛围中完满落下帷幕。


  • 联系方式

  • 地址: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北校区1号楼人文学院
  • 联系电话:0577-86680856
  • 研究生招生电话:0577-86680841
  • 邮箱地址:rwxy@wzu.edu.cn
  • 人才邮箱:rwxyrc@wzu.edu.cn
  • 意见及建议电话:0577-86680852
  • 意见及建议邮箱:00062002@wzu.edu.cn
  •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人文学院微信公众号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版权所有 © 2017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