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罗山讲堂|方维规教授谈文学史研究中的概念史视野——以“世界文学”为例

作者:    来源:人文学院    时间:2022-04-25   阅读次数:


        2022年4月20日晚上7:00,北京师范大学方维规教授为温州大学师生带来一场题为“文学研究中的概念史视野:以‘世界文学’为例”的“罗山讲堂”云端讲座。本次讲座由人文学院长孙良好教授主持,邀请本院马大康教授、刘毅青教授、易永谊副教授和阴志科副教授参与对谈。

      讲座伊始,方教授以其最新出版的《世界文学“推原”》一书导入,提及《什么是概念史》《概念的历史分量》等著作中对概念史意义的阐述与解读,辨析概念史与思想史二者的关系。他从概念史的起源出发,阐释了德国的科塞雷克、维特根斯坦等思想家在概念研究方面的重要主张,辨明了概念史与简单的“词汇史”、“社会史”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他看来,概念史关注不同基本概念的起源及含义嬗变,其雄心在于借助被考察的概念,重构社会史的色彩缤纷的截面并以此呈现整个社会历史,为史学研究提供一种范式。

      接着,方教授针对研究界长期存在的概念误解、误用现象,强调概念史不仅在于寻流讨源,正本清源也是其重要追求;随后详细阐述了“世界文学”概念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变化,深入探讨了歌德眼中“世界文学”概念的性质,即一种“事情”和“行为”。他指出,在世界文学概念的发端时期,其基本含义并没有十分明晰,而歌德所谓的“世界文学”,在很大程度上是指“欧洲文学”。由此,不应用现今的理解方式简单推定历史上某个词汇的概念,进而指出,概念既因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产生,也同样成为了推动时代前进必不可少的工具。最后,他以德国的翻译文学发展为鉴,指出世界文学在交际中形成发展、不断完善,对我国的世界文学研究提出了在全球化交流中取长补短、不断前进的期待

       本院四位老师参与对方教授讲座内容进行交流与对话。 首先,马大康教授援引韦勒克《批评的概念》的论点,即理论问题的澄清只能在哲学的或概念的基础上达成,重述了方教授的启发性观点。刘毅青教授在肯定方教授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中国“世界文学”的概念史研究可以更多考虑本国的现实语境,与方教授进行了进一步探讨。随后,易永谊副教授从比较文学的专业视角,结合方教授《历史形变与话语结构》一文,继续深入阐释了当前中国“世界文学”研究的两条基本路线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前景,指出中国的文学研究走向世界依旧任重道远,并与方教授交换了观点。阴志科副教授就方教授的“‘普遍’的世界文学”概念进行阐发,指出概念史研究打破了特定的学科框架,肯定了“文学研究应当正本清源,减少概念误用”的重要论点。参与讲座的外语学院杨开泛副教授从人文研究数字化的角度,向方教授提出了三个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

      最后,方教授针对以上老师的发言进行深入的回应,进一步深化了本次讲座的学术内涵与对话氛围。




  • 联系方式

  • 地址: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北校区1号楼人文学院
  • 联系电话:0577-86680856
  • 研究生招生电话:0577-86680841
  • 邮箱地址:rwxy@wzu.edu.cn
  • 人才邮箱:rwxyrc@wzu.edu.cn
  • 意见及建议电话:0577-86680852
  • 意见及建议邮箱:00062002@wzu.edu.cn
  •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人文学院微信公众号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版权所有 © 2017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